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不同?答案在善恶业力中......(转载)

时间:2025-03-20    浏览:31次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不同?答案在善恶业力中......转载


很多人经常说:"为什么别人很快乐,我很痛苦?为什么别人的身体很健康,我的身体经常得病?"

其实,这与前世的善恶业有一定关系。《俱舍论》第四品中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意思是说,这些形形色色的世间界,都是由众生的业所产生的。

佛说三有诸苦乐,由昔所积业产生。两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已在相关经典中说到,色界、无色界、欲界。

这三界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众生前世今生所积累的业而现前的,因此,世间人的苦乐各不相同。

业分为不善业和善业两方面,不善的业叫做恶业或黑业,善的业叫做善业或白业,它们会分别在轮回中产生痛苦和快乐。

《中观宝鬘论》讲:"戒杀断盗取,远离他人妻,真戒妄两舌,粗恶及绮语,彻底断贪心,害心与邪见,此十善业道,相反即恶业。"

身体要断除杀生、偷盗、邪淫,语言要断除妄语、粗语、恶语、离间语,心里要断除贪心、害心、邪见,总共有十不善业。

断除了十不善业就叫做十种善业,如果造这十种善业或十种不善业,就会分别产生将来的快乐或痛苦。

如《念住经》中云:"不善恶趣受痛苦,善业善趣得安乐。"行持不善会转生恶趣,感受痛苦;行持善业会转生善趣,获得快乐。

每个人的行为和心态等情况都不相同。对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世间学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但我看了那么多书、接触那么多人之后,归根结底,还是认为佛教当中"具有业"的道理说得最清楚。

因为各种差别不可能是无缘无故而产生的。既然有因和缘的话,那这种因缘并不是身体上的因缘,而是心上的种子有差别。正因为种子不同,人们从小就都不相同。

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相貌、智慧、性格、福报、工作能力等也都是不同的。

我们家乡就有一对双胞胎,一个从小特别爱打架,一个特别爱行持善法。虽然他们形象基本相同,但性格截然不同,长大之后的福报也不相同。

《业分辨经》中记载:婆罗门斗达之子尼珠问佛陀:"世间人有些长寿、有些短命,有些健康、有些多病,有些相貌端严、有些非常丑陋,有些权势强大、有些地位卑微。

此外,种姓有贵贱,财富有丰乏,智慧也有高低等,世间有许多此类不平等之事,这是什么原因?"

佛陀回答:"婆罗门童子,一切众生由业力所成而感受自份之业,业之生住者,依业而分上中下、高低贤劣也。

众生之业有种种、见有种种、行有种种。以黑业转生于众生地狱、饿鬼、旁生中,以白业投生于人天中。"

不管善业还是恶业,始终都不会耗尽。《百业经》中说:"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众生所造的各种业,不要说一年乃至百千万年,即使是在一百劫中也不会毁灭。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你认为今天杀生或偷盗没有被人发现,就不会有什么果报。实际上,即使这辈子、下辈子都没有被人发现,可再过几世以后,所造的业都不会耗尽、消失,因缘成熟时,果报一定会现前。对这样的因果道理,每个人应该认清并有所敬畏。

藏地人经常说:"这个人是好人,因为他具有因果正见。"这是藏地民间对好人的判断标准。其实从行为上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足因果正见。

有些人不具足因果正见,也不懂相关的道理。现在网上和现实中的一些人,行为的确特别可怕,但是他自己也不明白,极其愚痴,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果报。

《白莲花经》中说:"业作一切如画家。"善业和恶业就像画家一样,会做很多事情。一个好的画家可以描绘山河大地、好人坏人什么都可以画出来。

同样,我们造善业会产生善的果报,造恶业会产生恶的果报。因此,谨慎取舍因果对每个人来讲都很重要。

其实,取舍因果不是为别人做的,而是与每个人自身息息相关的。因为,你现在的善恶行为,会导致自己将来感受苦和乐。

比如说有一个老师劝学生不要造恶业,一定要造善业。但有的学生会想:"老师天天都说这些干嘛,我们造业跟他有什么关系?"

其实并不是跟老师有关系,对老师来说,他自己尽力取舍因果就可以了,但他觉得很多人不谨慎取舍因果非常可怜,于是以悲悯心引发而劝大家行持善法。

因此,如果有人劝请积善去恶,我们也应该乐于接受,这才是智者的行为。

 

上一篇:出现这种境界,是堕落恶趣的前相。【益西彭措堪布】(转载)    下一篇:慈诚罗珠堪布:初学者如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学修的法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