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佛学入门

二规教言(7)

时间:2020-04-14    浏览:1718次

若思此人于我等,乃是利济之恩人,

了知其恩并报恩,此为高尚行为门。

不论是生活工作上,还是修学佛法上,如果有人对自己有恩,则应将之铭记于心,因缘成熟时,只要自己有能力,一定要竭力报答。噶当派修菩提心的窍诀中,也强调了对众生应观作母亲来知恩、报恩,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对自己有恩德,就要想方设法地报答他,若能如此,表明你已进入了高尚者的行为之门。

所以,不管看见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众生,我们都要尽量帮助。当然,帮助的时候不能想:“我今天帮了他,他以后应该报答我。”若为了这个目的而帮人,那他不报恩就会非常生气,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帮人应该无有任何条件,自己受过别人帮助的话,要尽量了知恩德、报答恩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何人不辨利与害,亦无相应回报心,

故除一切圣者外,谁愿于他作害利。

有些人根本不辨谁在帮他、谁在害他,亲怨利害一点也不分明,而且从来没有报答恩德的念头。这并不是他的境界高,亲怨完全平等,就像大圆满到了一定境界时,如盗贼入空屋一样无利无害,而是他的人格太差了,如同石头一样,对别人的赞叹、诽谤没有感觉。这种人不具备人的法相,除了圣者会怜悯他以外,有谁愿意于他做害利之事呢?

无论你的证悟境界再怎么高,为人处事也要懂得世间规律,明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当然,按照大乘菩提心的原则,对坏人不能以牙还牙,进行报仇,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谁给自己制造违缘,谁给自己带来帮助,这些利害关系一定要分清楚。否则什么都不知道,整天糊里糊涂地过生活,这样的话,一两次可能有人帮你,但时间长了,谁也不愿意再理你了。

我非常赞叹一些古代传统,过去的人讲义气、讲正气,但现在的很多人,心已经成了一种糟粕,所以,大家必须要以这些教言来调整自己。

                                                        --------二规教言

上一篇:二规教言(6)    下一篇:二规教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