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莲花生大士为何说:神通是魔障?不修觉性最容易入此陷阱
时间:2025-08-21 浏览:12次
莲花生大士,这位被誉为"第二佛陀"的密宗祖师,曾在雪域高原留下无数珍贵教法。
他不仅开创了西藏密宗的黄金时代,更是以其独到的见地,为后世修行者指明了一条避开修行陷阱的光明大道。
在众多弟子围绕的桑耶寺中,这位来自邬金国的圣者,常常会说出一些令人深思的话语。
其中最让弟子们困惑的,莫过于他对神通的态度。
按理说,神通不正是修行有成的象征吗?为何大士却将其称作"魔障"?
更让人费解的是,大士还特别强调,那些不修觉性的人,最容易掉入这个陷阱。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追求神通真的有什么不妥?在那个神迹频现的年代,莲花生大士的这番话,究竟隐藏着怎样深刻的修行智慧。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桑耶寺内梵音阵阵。
莲花生大士正在为众弟子讲法,座下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求法者。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名叫德钦,他刚刚在闭关中获得了一些小小的神通体验,心中颇为得意。
"大士,弟子近日在修持中,能够预知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时还能看到他人的前世。
这是否说明弟子的修行有了进步?"德钦满怀期待地问道。
莲花生大士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丝担忧。
他缓缓开口:"德钦,你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成就?"
"弟子认为,应该是获得种种神通,能够利益众生。"
德钦回答得很肯定。
大士摇了摇头:"你这样想,正是入了魔障。"
这话一出,在场的弟子们都愣住了。
神通怎么会是魔障呢?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师父,神通不是修行的果报吗?为何您说是魔障?"另一位弟子忍不住问道。
莲花生大士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山说道:"你们看那远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美得让人心醉。
但若是行路之人只顾欣赏风景,忘记了要去的目的地,最终只会迷失在山中。"
"神通就如这山中美景,确实奇妙,但若把它当作修行的目标,就偏离了正道。"
大士转过身来,眼神变得格外庄重,"真正的修行,是要认识自心本性,明了觉性。这才是根本。"
德钦若有所思:"可是大士,神通不也是觉性的显现吗?"
"话虽如此,但关键在于你的发心和认知。"
莲花生大士重新坐下,"如果你把神通当作炫耀的资本,或是执着于神通本身,那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
大士继续说道:"我见过太多修行者,开始时发心纯正,一心求道。
可一旦有了些许神通体验,就开始沉迷其中,忘记了初心。
有的人开始为他人算命占卜,贪图供养;有的人炫耀神通,博取名声;更有甚者,用神通作恶,最终堕入恶道。"
听到这里,在座的弟子们都感到了一阵寒意。
原来神通还有这样的危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神通呢?"一位老年弟子恭敬地询问。
"将其视作修行路上的风景即可,不要停留,更不要执着。"
莲花生大士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就像你走路时看到路边的花朵,欣赏一下就好,不要因为花朵美丽就忘记了要去的地方。"
德钦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大士的意思是,神通只是修行过程中的副产品,不应该成为目标?"
"正是如此。
而且,真正危险的是,神通会让人产生我慢,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从此不再精进修行。"
莲花生大士缓缓说道,"这就是我所说的'不修觉性最容易入此陷阱'的含义。"
大士起身,在众弟子面前来回踱步:"觉性是什么?觉性是我们本有的清明觉知,是超越一切相对现象的绝对实相。
而神通,不过是在相对层面的一些奇异现象罢了。"
"如果一个修行者不明白觉性的重要,只是盲目追求神通,就如同一个人放着家中的如意宝珠不要,却去捡拾路边的玻璃珠子。"
大士的比喻生动而深刻。
德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神通是有为法,而觉性是无为法。
追求有为,必然失去无为。"
"你说得对。"
莲花生大士点头赞许,"更重要的是,神通会加强你的我执。
当你能够预知未来、看穿他人心思时,你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这种优越感会让你的我执变得更加坚固。"
"而真正的修行,恰恰是要破除我执,认识无我的真理。"
大士的话语如醍醐灌顶,让在座的弟子们茅塞顿开。
一位弟子问道:"那我们在修行中如果出现了神通,应该怎么办?"
"既不排斥,也不贪着。"
莲花生大士回答得很直接,"就像天空中飘过的云朵,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不要因为云朵的美丽就忘记了天空的广阔。"
大士继续开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时刻安住在觉性中,观照自心,净化烦恼。
即使有了神通,也只是在利益众生时善巧运用,绝不会因此而生起傲慢之心。"
德钦深深地向大士顶礼:"弟子明白了。
从今以后,弟子一定以觉性为根本,不再执着于神通。"
莲花生大士满意地点点头,最后说道:"记住,修行的根本在于明心见性,一切神通妙用都只是觉性的自然流露。
就如同太阳普照大地,光明是它的本性,而温暖万物只是它的自然功能。
不要本末倒置,把功能当作本体。"
随着大士的开示结束,在场的弟子们都对修行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明白了,真正的成就不在于神通的高低,而在于觉性的圆满。
这就是莲花生大士为后世修行者留下的珍贵教诲:以觉性为本,神通自然,切勿颠倒,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