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心看着心,心如虚空般--认出心性
时间:2025-08-22 浏览:18次
观照自心
见到心中佛
吉祥如意!大家好吗?
[主持人]
欢迎大家与噶千仁波切一起禅修。仁波切要大家以〈佛子行三十七颂〉第二十二偈做为开始︰「一切显现皆是我自心,心性原本没有诸偏见;知已于诸能取所取相,心不造作乃是佛子行。」
观照自心,即禅修
各位法友,今天我们要讨论禅修。禅修有许多名称,虽然如此,禅修的实际涵义是什么?
禅修是观照自心本性。吉天颂恭在《一意》里提到:「教法仅述万法之本性。」心是轮涅万法之根,若了解自心本性,即见万法。因此禅修是观照自心,你应该看着自心。
如果你是禅修初学者,〈佛子行三十七颂〉里提到:「一切显现皆是我自心」,此外有道是︰「达到决定性的觉受,确定显相为自心。」譬如电话,世界上的所有电器都需要电源,世界各国都依赖电,若没有电,连冷藏食物的冰箱也派不上用场。电是什么?电只有一个。同样的,心创造轮回与涅槃。当你观照自心本性,心是什么?
不看念头,而是认出能感知的觉知
心是什么?只有一个感知的觉性,那是心识。你该看着心识。〔禅修时,〕要看着心识。所谓与其决定诸法之根本,不如彻底决定心的根本。我们应该彻底决定自心的根本。
〔应如何〕决定心的根本呢?未了悟时,心是心识,是认出生起的念头的觉知。在不看念头的情况下,去认出能感知的觉知。禅修是观照此觉知的体性。有时当三时的念头都停止了,你就只在觉知中休息,你能认出心识的体性,这是「认出心性」,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即使只认出一分钟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认出心的根本,念头亦即瓦解
我们必须思惟佛陀的教言。佛陀说:「众生皆是佛。」〔也许你会想,〕佛陀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佛,但显然的,我们都不是佛,有情众生也在六道轮回中吃尽苦头。
是谁创造了〔痛苦〕?是念头。心中生起念头,我们执取念头为真实且具有样貌,这在〔心中〕留下习气,因此制造了痛苦。一旦认清了心的根本,念头就会瓦解。了知无二元时,即没有二元对立,念头无立足之地。基本上,只要我们视存在为二元,就需要有慈爱和悲心。
对有情生起慈爱,当下的自我会消失
对一切有情生起慈爱时,即使只生起一次,在那一刻自我会消失,心会变得快乐。因此禅修时,必须培养无量慈。要培养对一切众生的爱,需要忆念他们的痛苦。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痛苦?是谁制造的?是业。谁制造了业?是念头,是散乱的心。
看着这些念头的体性!认清散乱心的本性!如果放下这些念头,它们会如同水面的波纹般消失。你将了悟若放下念头,念头无法发挥作用,不会累积业力。这是你该了解的。
心看着心,心如虚空般--认出心性
佛陀也说众生被客尘障蔽。客尘是什么?是念头。〔佛陀说〕:清除了客尘,众生即是佛。心的基是佛。
大圆满、大手印等都如此提到:「心的本初自性是佛。」这句话出于何处?我们必须应用〔经典〕里的字句〔作为凭据〕。〈恒河大手印〉里提到:「意不思虑依定法。」禅修时,心〔看着〕心,有时心放松的那一刻,就变得如虚空般。
这是你必须果断见到的心。佛陀下了此决断,「佛」〔在藏文〕的意思是已经「消除」了所有念头及执取。此时,心变得如虚空般,你认出了心性。当你继续如此串习禅修,一直在此状态中休息,它会变得愈加广阔,你也能长时间保任。你应如此串习。
心为一基,此基即佛
为什么禅修如此有益?冈波巴在《胜道宝鬘论》里提到:「一剎那无染的贤善远胜过累劫的染污贤善。」无染贤善的意思是观照心性。
此禅修也包含了两种菩提心。培养无量慈时,心与三世诸佛菩萨的心合一,这是因为心只有一个基,这是你将获得的利益。当你仅一剎那见到胜义谛,在那一刻,你与诸佛同在。〈文殊真实名经〉里提到:「于诸剎那能分别,一剎那中正等觉。」
这一刻,你是佛;下一刻,你又成了有情众生。这是因为心的基是佛,譬如空中无云,可见蓝天,但接着天空又被云遮蔽了。如此思惟,每当你禅修时,世界上所有在禅修的人都是你的支柱。这也是为什么集体禅修有极大的利益。
所有灵修导师一直在禅修,并与你的心融合为一。他们的心是周遍的,就如同暖热慢慢地渗透冰水,使它无法冻结成冰。这是我一直禅修的原因。
透过禅修,我在利益所有众生
今天我们将利用颂钵的声音来禅修。其实作为持续的修持,我会这么想:「喔,所有众生在想着我,当他们想起我,他们会禅修。如果我分心了,我将帮不了他们。」迷惑不能帮助迷惑。
但禅修时见到心性的人能帮助他人,此人像热水般能快速融化冰块。因此所有禅修者应该想:「透过禅修,我在利益所有众生。」现在我们开始禅修。
未了悟的心是心识,了悟的心即本初智
心识和本初智有所不同。有念头的心是心识,各种各样的念头;当念头停止,你认出无念的心,没有执着,那是本初智。此时心识转化成本初智,而本初智是佛。
佛与本初智没有分别,如此理解时,未来你将认清有念头与执着时,你是平庸的,那是心识。有时当所有念头和执取停止了,心是完全空的,那是本初智。「本初」是因为它一直都在;「智」是因为它遍知一切,毋庸置疑。
颂钵的禅修
〔开始〕禅修时,不同的宗教会敲打颂钵。有什么涵义呢?颂钵的声音将引导你专一的注意力;接着颂钵的声音逐渐消失,声音停止时,念头也停止了,心变得完全空朗朗的。此刻,你可能会认出〔心性〕。
禅修声音时,当声音逐渐减弱,有时思绪会停止,念头会被打断。你应该会见到无念的心。
「瑜伽士吾已了悟,上师、自心、佛合一,肤浅虔敬吾不需。任运瑜伽士欢喜,喜悦觉受上师恩。」
[中间禅修]
在所有活动中,以正念净化自心
「总之在在处处之行仪,己心分际当下即了知;恒常具足正念与正知,达成利他乃是佛子行。」
转烦恼为本初智,生起禅修的利益
「正知」,禅修的结果是什么?「喔!我获得了本初智!」这个了知的觉性在自己和他人是相同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它能认出烦恼。
密勒日巴尊者说:「无法杀死烦恼毒蛇的禅修又有何用?」禅修是为了认出自身烦恼。一旦分辨的智慧认出了烦恼,放下它们,它们将自然消失。
这是转烦恼为本初智的方法。简言之,禅修就只需如此。否则,如果无法透过禅修解脱自身烦恼,你和见地之间是断层的,也不会生起禅修的利益。因此将修持融入日常活动是很重要的。
在自己的心中,与佛相会
密勒日巴尊者说:「佛是找不到的,观照自心时,你将见到佛。」你必须在自己的心中与佛相会。
见到心中佛──本初智──的征兆是你认出了烦恼,它们如冰块融化般消失。即使上百位学者或上千位成就者〔挑战〕你,你也毫无怀疑。「即使遇见上百位学者、 上千位成就者、上万位译者及班智达、十万个指示、或十亿部典籍,〔仍没必要澄 清任何怀疑〕。」
〔无论是修〕大手印或大圆满,懂得禅修的人能瓦解自身的烦恼。这是你该寻求 的。
生时能摧毁自身烦恼,死后在中阴能断除迷乱显相
法友们,我随时都在禅修,并非只是今天。许多弟子相信我,他们禅修,我也禅 修。透过禅修,他们往生时能迁识(破瓦)。如果记得上师,他们会禅修并记得心 性,迷乱的显相将瓦解。这是法身破瓦禅修。
生或死,没有比禅修来得更重要的事。活着时,我们必须断除烦恼,必须摧毁烦 恼。死后,我们必须摧毁中阴的迷乱显相。如果活着时能摧毁自身烦恼,死后在中 阴将能断除所有迷乱的显相。此刻你将「一剎那中正等觉。」
每当你禅修,我们即同在
吉天颂恭说:「上师、自心与佛为一。」真的,自心与一切众生的心是一,轮回与 涅槃是一。萨迦派提到「轮涅无别之见地。」在你心中确定就是如此。
密勒日巴说:「透过见地得确信。」密勒日巴尊者说:「透过见地获得心的确信。 再以禅修将此〔见地〕融入觉受。透过行持,使之圆满。」我们必须在所有活动中 以正念净化自心。密勒日巴尊者说:「透过行持,使之圆满。」
吉祥如意!每当你禅修,我们即同在。将你的心与虚空融合,我们在虚空中同在─ ──根据〈佛子行三十七颂〉所说:「虚空无来去」。
回向
「以我及轮涅一切众生,三时所集之功德根本,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证圆满无上菩提宝。」
[主持人]
我们将禅修的功德做回向,请唸诵黄色课颂本第 17 页:
「以我及轮涅一切众生,三时所集之功德根本,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证圆满无上菩提宝。」
嗡 玛尼 贝美 吽 舍
愿我迅速以此善,成就观音自在已,
尽诸众生一无余,悉皆安置彼之地。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实修引导以自己传法导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