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佛学入门

(转载)佛子行释讲解18

时间:2025-09-16    浏览:66次

佛子行释讲解 18

无著菩萨·造论

根桑秋札尊者·注释

索达吉堪布·译讲



2022510

《佛子行》非常重要,因为大乘佛法的所有窍诀都已含摄其中。想要修学大乘的佛子们,仅仅依靠这一部论典,就能圆满摄集大乘修法的关要。

我以前按照本释整理过《佛子行》的科判,但如果没有注释仅凭科判,或许难以了解每个颂词的意义。我在翻译、校对这本注释时想,如果每位堪布、堪姆都能结合此注释来讲解,每位佛教徒也能跟着学一学,那我的心愿就满足了。

这次传讲,我每天只是简单地读一读,接下来就看你们个人了,希望大家都能对本论进行深入的修学。

丁二(加行修二菩提心)分二:一、修世俗菩提心;二、修胜义菩提心。

戊一(修世俗菩提心)分二:一、入定修自他相换;二、后得恶缘转为道用。

己一、入定修自他相换: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在这个轮回中,所有的痛苦,无论大小,都是因为希求自我快乐、珍爱执著自己而造成的;圆满正等觉佛果的究竟安乐等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利乐,都是因为珍爱他众的利他之心而造成的。因此,以爱他胜于爱己的心态,将自己所有的安乐善妙全部施给众生,从而舍弃自己,代受其他有情相续中的所有痛苦与罪业,交换痛苦和快乐,或者把珍爱自己与不顾他众的这两种心态真实互换,这就是一切佛子修自他相换的行为。

《入行论》中云: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若想很快获得解脱,一定要修自他交换,这是非常甚深的一个秘诀。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想救护自他而摆脱有寂的畏惧,需要修自他相换。再者,关于爱重自己的过患与爱重他众的功德,此论又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这个颂词很重要,以前我也曾要求大家背诵。世间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凡夫人整天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但却特别痛苦;而佛陀及其追随者只求利他,最后都获得了成就,这两者间的差别已经很清楚了,无需多言。

关于自他不相换的过失,彼论又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间接也说明了自他交换的功德利益,其中以丰富的理证宣说了遣除自他相换的障碍等。所谓自他相换的意思,主要是指爱重自己和不珍惜他众的这两种心理交换,从而生起爱他如己与舍己如他之心。

如果没有换位思考、自他交换,不要说成佛,连自己的生活都会很痛苦,因为生死之中没有安乐。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众,像自私之辈舍弃他众一样舍弃自己。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就是自他交换的大乘修法。

《宝鬘论》中云:众罪成熟我,我乐予众生。

这也是一种发愿:愿所有众生的痛苦由我来代受,愿将我的快乐给予一切众生。

又如《入行论》也说: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修心法门中云:自即恶业根,是应舍之法,他为菩提源,是当取之法。

很多前辈大德经常背诵这个偈颂:自我是一切恶业的根源,是应该舍弃之法;众生是菩提之因,缘众生可以修持六波罗蜜多,因此众生是值得取受之法。

对此,阿底峡尊者亲言:贪嗔出生迷乱罪,修持自他相换心。又说:所生快乐奉献他,所生痛苦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亏损失败自取受。

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八颂》中说: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我们知道,阿底峡尊者(公元982-1054年)圆寂的那年,朗日塘巴出生。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是仲敦巴,仲敦巴的弟子是博朵瓦,博朵瓦的弟子就是朗日塘巴。所以,我们经常引用的这句教言,实际上源自阿底峡尊者。

金厄瓦尊者说:所有世人都是珍爱自己胜过他众,我们应当珍爱他众胜过自己。并且详细宣说了其原因——珍爱自己的过失与珍爱他众的功德。

所有凡夫众生都爱自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而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爱他人应当超过爱自己。我曾经一看到这句教言就觉得特别好,大德们的窍诀语言简练,其意义却非常深刻。

上一篇:(转载)佛子行释讲解17    下一篇:(转载)佛子行释讲解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