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转载)从烟供等谈过于戏论导致烦恼不值得

时间:2025-10-14    浏览:6次

(弟子可以独自在家会供吗)

上师:前面的这个当然很好,能做得到的。因为很多很多人都爱做一些这样那样的,比如会供或者是烟供,或者是各式各样这样供、那样供。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做一些也没有什么,但不要因条件不太允许而去做,招来更多的烦恼就不值得了。我们也不是仅仅只有这么一个修学方式。平常我一再告诫每个修行者,修行稍微戏论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不要过分戏论,尤其是因戏论导致成更多的烦恼就不值得了。比如从烟供的角度来看,当前大家都生存在一个大城市里,住的都是高楼,那么这时候你要是在外面烧,比如说施食,那么在外面烧的时候,那个烟要是稍微大一些,一定会影响到邻居家。尤其要是这上面香的成分相对少一些,里面若食品成分多一些,那烧出来一定是各式各样烧焦的味道。那么人家可能不会接纳你这样的做法,这时候因你这样的行为导致成各式各样的烦恼,我就觉得不值得。但有些人说,为了避免外面的人侵犯而在家里烧,把家里整成好像刚刚已经着过火一样的,这也没有必要吧。家还是像家一样,干净一点的好,毕竟人长期要住在这里面,还是不要熏黑的好,一进来黑黑的不舒服。所以当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我们做什么样的戏论法都可以,但条件不太允许的时候,我还是建议不做都不要紧,当有条件的时候咱们再做。因为不是成办解脱和施食三界六趣众生的法只有这么一个。因为我们每次在修学过程当中,上供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下施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每一次咒轮都是如是观照的,那它还是一种施食法嘛,为什么一定要在外面烧个东西才叫做“施食”呢?但是我今天也并不是说不要做,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条件,这样就没有烦恼了。我平常也遇到很多人说:由于某某人在施食的时候烟太大,因此招来一堆的烦恼。就觉得“哦,真没有智慧,真没有智慧!”难道我们的修行就只有这么一个施食法吗?念观音心咒一一上供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下施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难道不是施食?施食一定要烧个东西才叫“施食”吗?当然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你怎么做都可以,要记住这一点。会供也同样一个道理。曾经我们条件允许的时候,大家都坐在一起做个会供也挺好的。作为密宗的弟子,因为有意识、无意识地都在触犯三昧耶戒,所以凭借这样的会供来清净自己的业障、福慧资粮增上,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当地处条件不太允许的时候,我就到此停止。因为这也是在无言当中告诫每个人:在条件不太允许的前提之下,就不要说只有会供才叫修行。要是条件允许的话,那当然很好。每次要是条件允许,到了山上我还会尽可能往这方面去做,这挺好的。条件不太允许的时候,我也不会一定要去做。所以这样对我们接下来的修行会创造很好的条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八万四千种法门以及我们当前所修学的一切法,不是只有一个才能修行、只有一个才能起到某个作用,所有一切法都起到一样的作用。但有些修法还不会打扰其他的邻居,对独自修行等一系列会创造更好的条件,那为什么不这么去做呢?好的,那刚刚所问的,就是当条件允许的时候非常非常好,也必须要这么去做。尤其从会供的角度来说,作为密宗的弟子,自从我们已经受了灌顶、赐予解脱法开始起,我们都已经拥有了三昧耶戒。有意无意当中在触犯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是特定的。那么怎么去弥补?用会供去清净自己的罪业,来增长福慧资粮而达到二身之境界,所以会供是最佳的一种方便。条件允许非常好,条件不太允许,那就不要做了。我们不是有《饮食简供》吗?你也可以每次吃饭之前,要是家人允许的前提之下(念诵)。要不你说“你们先等等,我先念个经,你们再开始吃。”那人家会起烦恼的。这时候你可以默默地念诵,为什么一定要那边合个手掌。因为现前都知道,有时候在敏感的一些区域,你要是合掌,他都觉得这有佛教的成分,哎呦!什么都会给你往上面添加。那你就不这样的,你就这么念诵,为什么不是《饮食简供》?


但有时候说白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主要还是要保护好自己。原因是修行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当一个烦恼产生在你的面前,会不会因这个烦恼而导致成你的修行不能继续下去,你可能对整个修行产生一种恐惧感,这就不好了。所以我们要讲解这么多的道理,就是为了更好地护持自己的修行长久。(20230816)

为避免烦恼,放弃超过自己能力的善行是否属于舍弃众生上师:不,舍弃众生它不是说从直接行为上面为他人做与不做,做的时候就叫不舍弃众生,不做就叫舍弃众生。舍弃众生指的是你的发心。因为平常即便从表面上没做太多事情,当我们在从事善行的时候,“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暂时心想事成,究竟都能成办解脱”的发心,我们是时时都得具有,也是必须要具有的。那这样一来当然没有舍弃众生,三界六趣一个众生都没有舍弃,别说是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连其中一位都没有舍弃,都在我们度化的范围之中,这不叫舍弃。舍弃指的是心中舍弃,而不是表面当中去舍弃。平常我也听到很多人说:我曾经依止过很多导师,那么接下来我在修学过程当中,个人修行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所以每当在修学一个导师法的时候,就修不了另一位导师的法,所以总觉得有一点点舍弃导师的感觉。我想你还是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缘故所造成的这一切,要是真如同你说的一样,那我们永远都在舍弃之中。比如说,无论你当时舍弃不舍弃,总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同时做太多的事。比如你在祈祷阿弥陀佛的时候,没有即时祈祷观世音菩萨,难道这就叫舍弃观世音菩萨吗?若要是在祈祷一位导师的同时,没有即时祈祷另一位导师,难道这也就叫做舍弃导师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所以平常也有很多人都会这么问说这是否叫“舍弃”?当然不是的。因为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的时候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末法时代,我以不同善知识形象来救度你等众生。”所以当我们在依止一个善知识、在祈祷一个本尊的同时就在祈祷所有的本尊、就在祈祷所有的导师。这倒也就没必要产生那么多的烦恼,天天去想这个、去想那个,这倒也没有(必要)。大概就像这样,内心不要舍弃导师、内心不要舍弃众生。因为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说,凡是内心舍弃众生的时候,这就叫舍弃众生。但不是说,你现前一定要从表面上去做很多为众生帮助的一些事情。要是能做,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你在一生当中能为多少个众生做事业?难道其它的众生都在舍弃的范围当中?不能这么树立吧。

上一篇:(转载)慈诚罗珠堪布:一个学佛的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证悟内心的本质!    下一篇:(转载)观音心咒的“舍”字有何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