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转载)实修百科全书 ‖《莲师修法心语》连载 16 口诀付印类 这是至关重要的口诀

时间:2025-10-14    浏览:20次

(转载)实修百科全书 ‖《莲师修法心语》连载 16 口诀付印类 这是至关重要的口诀

重要声明

版本说明: 这是最终定稿,之前流通的版本多数是未经正式批准的初稿,仅供参考。敬请观察,感谢理解。

阅读提醒:书中有许多密法教义,若您对密法或上师的信心尚不坚定,或誓言尚不清净,建议最好不要翻阅,以免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

《莲师修法心语》

十六 口诀付印类

邬金上师莲花生,意趣与佛等同,身体无生无死而示现化身。


佛陀与众生

卡钦萨·措嘉空行母问道:奇哉!尊贵的上师,佛陀与众生二者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措嘉,所谓的佛,是清净无明而圆满智慧;不知无明、未证悟而成众生。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就观自己的心性。若了悟心性不成立任何本体、是空性、分别妄念自净,这就是众生清净于佛陀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你措嘉。

轮回与涅槃

空行母问道:轮回与涅槃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轮回,就是从一处轮转到另一处;所谓的涅槃,是指斩断轮回的系缚。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若见自心本基不被实有过患所染,本无生而自然显现,则无轮回之处轮回本来清净,即称为涅槃,这就是轮回清净于涅槃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无明与觉性

空行母问道:无明与觉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无明,是没有认识心的实相;所谓的觉性,就是现见了心的实相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自心真义实相的朗然、坦然状态,如此见心,即是无明清净于觉性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心与心性

空行母问道:心与心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心,是指现行忆念;所谓的心性,就是无忆念,无作意。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断除起心动念,不加改造而自然安住,无所作意,明然坦然,这就是心清净于心性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空行母问道:阿赖耶与阿赖耶识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阿赖耶(普基),其中指一切分别念,是指与法性身融合而成为善恶习气之器阿赖耶识是意从阿赖耶中动摇,显现为忆念觉知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于本基真义实相的未造作状态中,不被意念所动,明然朗然无念而安住,了知这就是阿赖耶、阿赖耶识和真实义的本基,即是清净于法身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意与意识

空行母问道:意与意识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意,是一切忆念的基础所谓的意识,是使之动摇的风,产生种种忆念。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意无忆念且不成立任何本体,不被动摇之风所动,如无风的灯火,明而无分别,这就是意识于法性中自明清净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胜义与世俗

空行母问道:胜义与世俗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胜义,是指不成为分别心的行境所谓的世俗,是指在迷乱心的本体中无碍显现一切。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察世俗,会发现世俗心的行境不成立,虽然显现,但空无所立,这就是世俗清净于胜义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彼岸与此岸

空行母问道:彼岸与此岸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彼岸,是指超越轮回所谓的此岸,是指轮回法。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此岸的这颗平庸心,会发现它无任何实法且无所作意,明了清净,即是到达彼岸,这就是此岸清净到彼岸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愚痴与智慧

空行母问道:愚痴与智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愚痴,是指因心的厚重障碍而一无所知;所谓的智慧,是指明了本来如是的实相。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不解不知的心,会发现心中无有愚痴与智慧的分别,无任何本体,明了而无遮蔽,这就是愚痴清净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嗔心与慈心

空行母问道:嗔心与慈心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嗔心,是指心意排斥对境所谓的慈心,是指心意慈爱对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生起嗔心的对境,会发现它本体不成立而空;观生起慈心的对境,也会发现它本体不成立而空。嗔敌是心,爱亲也是心,了知心是无所成立的空性,这就是嗔心与慈心清净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贪欲与喜悦

空行母问道:贪欲与喜悦的差别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贪欲,是指欲求、爱恋真实的对境所谓的喜悦,是指生起愉悦之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贪欲生起的当下,见到可爱的对境和取受财物等时,心中若有喜悦,那就是快乐。这二者都是心,心也无所成立,这就是贪欲与喜悦清净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自与他

空行母问道:自与他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自,是指贪著执取;所谓的他,是偏袒划分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自己,会发现执取自我也不成立;观他者,会发现偏执他者也不成立。自他二者都是心,心也是空性,这就是自与他无别清净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苦与乐

空行母问道:苦与乐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是指不悦意;所谓的,是指悦意。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不悦意的痛苦,会发现它不成立实法而是心,心是空性,空即是乐,这就是苦融入乐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善与恶

空行母问道:善与恶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是指白法方面;所谓的,是指黑法果报方面。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一切业和业报在菩提心中是一体。心本来清净,不为黑白业的过失功德所染。心是空性,无果报积累,这就是恶融入善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佛陀意与众生心

空行母问道:佛陀意与众生心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佛陀意,是在本体中不动摇;而众生心是有动摇的。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对于众生那有动摇的心,不以心性加以改造,其本基不成立任何本体,是本然本初的大自然性。安住于其中时,就称为住于佛的意趣。众生心清净为佛陀意的这一要诀,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神与魔

空行母问道:神与魔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神,是断除害心;所谓的魔,是具有害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执著神与魔的那颗心,是自己带有分别念的意,观此意时,不成立有实法,是空性。就在那里,断除神魔的意之动摇,这就是神与魔解脱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敌人与儿子

空行母问道:敌人与儿子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敌人,是颠倒的执著;所谓的儿子,是带有深情而珍爱执著。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向右看视为敌,向左看视为子。观心时,执敌是心,执子也是心。观能所时,则敌与子的本基不成立有实法,这就是敌与亲解脱于无实真如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财与非财

空行母问道:财与非财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财,是需要且贪执之物;所谓的非财,则是不需要且无贪执而排斥之物。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向右看视为黄金,向左看视为粪便,执著黄金与排斥粪便二者都归于自心,心性无实,因此黄金和粪便平等,这就是了悟金粪无别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所取与能取

空行母问道:所取与能取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所取,是指执著外在的有实对境为真实;所谓的能取,是指颠倒执著内在的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观外在的所取境,显现自然为空;观内在的能取心,心无实体而空。如此了悟,这就是通达所取能取现空无别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取与舍

空行母问道:取与舍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取,是指心不舍而作意;所谓的舍,是指心向外弃除。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了知轮回的痛苦为心,而认识到一切无所需要,从而远离世间琐事,厌离轮回而知一切无所需求。如此了知无取无舍,这就是取与舍解脱于自地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分别与无分别

空行母问道:分别与无分别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分别,是指忆念和作意;所谓的无分别,是指对一切无所作意,无分别就是认定动念自清净。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无论生起任何分别念,都不舍弃也不转变,任其自净无本体、无作意、无痕迹,这就是分别融入无分别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空行母问道:“‘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福德资粮,指生起次第、讽诵、供食子、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等,这些都是福德资粮禅定和智慧,即修习法性空性的意义,是智慧资粮。

无论修持哪一种,以作者、所作皆无缘而印持,这就是福德圆满为智慧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寂止与胜观

空行母问道:寂止与胜观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寂止,是指分别念逐渐平息,心离动摇而安住;所谓的胜观,是指顿时明见法性的意义。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安住于法性等性的意义中,之后见什么、想什么,有实法都自然生起为空性,这就是止观无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方便与智慧

空行母问道:方便与智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方便,是指善巧了悟;所谓的智慧,是指了知与觉悟。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以方便了悟心性无生义——不成立任何本体之空性;以智慧了知并觉悟,这就是通达了悟这二者为空性无生与法性智慧不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入定与后得

空行母问道:入定与后得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入定,是指身语意三者平等安住,使不安住的心自然安住,使安住得以稳固所谓的后得,是指起定之后,将入定的意义进行道用并增进。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入定中观修一切法离戏如虚空,后得时于四种威仪中将显现道用为离戏。这就是入定后得无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法界与智慧

空行母问道:法界与智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法界,是指深入法性的精髓;所谓的智慧,是指了知自己具有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心性的意义即真实法性不成立有实法、深不可测、明净,以自觉智慧见到这法身,就是深入法性。安住其中,就称为通达法界与智慧无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法与法性

空行母问道:法与法性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法,是指善法、恶法、无记法,以及一切可言说可表示之法;所谓的法性,是指这一切本体空、自性空、法相空。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了悟一切法由心而生,心是空性,这就是法性,如此即称为通达法与法性无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所见与能见

空行母问道:所见与能见的差别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所见,是指佛陀的无倒意趣;所谓的能见,是指众生的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见不在他处,而是自心无造作、无偏堕、无中边的广大周遍这就是见。以自心来观的时候,不见他法,而见其本来安住于自身这就称为通达所见能见无二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所修与能修

空行母问道:所修与能修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所修,是指安住于不可思维之法性的无染污、无造作境界中;所谓的能修,是指瑜伽行者的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放松身心,于平常心本身无造作、自然、不被分别念所染、自明的境界中安住。于此中不见其他能修,这就称为通达所修能修无别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能行与所行

空行母问道:能行与所行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能行,是指随意行持一切;所谓的所行,是指随行于能行之事。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行住坐卧、行事与行法等一切所作,都以正知的哨兵摄持而行,不随顺平庸行为,而以法性摄持所行,这就称为通达所行能行无别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所得果与能得

空行母问道:所得果与能得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所得果,是指三身;所谓的能得,是指修行它的心。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三身不在他处,法性义无别的空性是法身,领受光明不灭是报身,显现种种觉性妙力是化身。了知通过能得无法从外修成而本自具足,这就称为通达果无所得而当下成就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所护誓言与能护

空行母问道:所护誓言与能护二者的界限是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的所护誓言,是指根本与支分等誓言;所谓的能护,是指以身语意三门令其不失坏而守护。

在相续中实修它的时候,身语意的根本誓言与支分誓言、四根本戒等一切所护与能护,于心性中皆不成立了知自心无垢,就称为通达誓言的要诀。这极为重要,交付于措嘉你。

 

像我这样智慧低劣的女子措嘉,在化身莲花生大士前以身语意恭敬祈请,求得了一些十分关要的教言。为利后代而立成文句,因无有弘扬之处而隐藏为珍宝伏藏。愿具宿缘者值遇后,清净智慧障碍而获得持明地。

这是至关重要的口诀付印类。于兔年末夏月二十五日,在珍珠水晶班玛贡立成文字。

伏藏印!隐藏印!交付印!


上一篇:(转载)实修百科全书 ‖《莲师修法心语》连载 15 导修金鬘类    下一篇:(转载)实修百科全书 ‖《莲师修法心语》连载 17 心语密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