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的彩虹(45)
时间:2021-01-22 浏览:2229次
02│
末法时期,无常示现更加剧烈频繁,每一年几乎都有令人震惊的灾难、战争,五浊恶世,无论人心还是自然都遭受更加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大自然的感应也是因果使然。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眨眼之间,这方刚刚发生就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互联网第一时间报导: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发生了7.1级地震,深度为14公里,导致该地区至少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县城结古镇全部停电由于大部分建筑是土木结构,重灾区结古镇附近西坑村几乎全部倒塌。
各大网站、报纸、新闻媒体头条刊登了此消息。
近几年,地震频发,继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的两年,玉树地区又发生了地震,虽说伤亡人数不如汶川大地震触目惊心,但是作为人烟稀少的高原藏区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再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每个众生最爱惜的是生命,而人生的价值也在于生命本身,没有了生命,谈何解脱!每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所以,哪怕一个生命的消失,都是一种切肤之痛。那些伤亡的数字深深刺痛着嘛呢活佛的心。
他每一天都在关注着灾区的情况,每一天都在为震区祈福。由于震后恢复中,进入灾区的各路救灾人员车辆很多,道路拥堵,所以,嘛呢活佛决定两个月之后再前往灾区资助。
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持之中,即山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西藏的昌都市,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玉树被誉为康巴的“歌舞之乡”,欢快的康巴歌舞享誉世界,广袤的玉树草原美丽而宁静,玉树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涌现出很多杰出的音乐人,也正是那些动听的民歌让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嘛呢活佛曾经在佐钦寺佛学院学习,在那里他掌握了康巴藏语,他对康巴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站在废墟上,望着结古镇那苍凉的狼藉景象,叹世事无常,叹生命脆弱。心念六字真言,他当然知道金钱和物资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解决一世的解脱,他深感肩负的使命有多么沉重……
2008年在藏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死后,灵魂是非常孤独无助的,找不到所依止处,是多么地可怜。而佛法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坚强的信念,正是这个信念仿佛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众生轮回之路。
汶川一个女孩地震遇难后,她的心识附到她在成都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小姊妹身上,被附体的这个成都女孩性情大变,说的话都是那个死去的女孩说的语气、声腔和涵义。说她死得不明不白,痛苦万分,在某寺院排队等候超度却被赶了出来。(可见,众多遇难者的中阴身还没有被超度,无处落脚也无法投胎),希望有人帮助她。成都女孩的家人被吓坏了,但终于通过阿坝的一位政府官员联系到昌列寺的一位仁波切,把成都女孩接到昌列寺。
这个女孩晚上和一位女居士住在一个屋子里,几个居士在那里念莲师心咒,成都女孩竟然用死去的那个女孩的口吻说:“你们几个想靠念莲师心咒来超度我?功夫还差着呢!”奇怪的是,无论是死去的女孩还是被附体的成都女孩,都没有学过佛,应该不知道莲师心咒,却不知为何出此言语。
在场的人很害怕,有的不想和女孩一个房间,女孩似乎有他心通,对希拉堪布说:“我不在这里住,人家不欢迎我呢。”希拉堪布对其中一位女居士说:“咱们都是学佛的,有点慈悲心吧,你看她多可怜啊。”这才勉强住下。第二天一早,要开车送这个女孩上山。女孩说什么都不肯坐车,说:“我上山了,他们怎么办?”有人问:“他们是谁?”被附体的女孩说:“是那些和我一起死的人。他们现在和我们在一起,有很多人,但是他们好多人都没有头,没有腿,没有胳膊,我要走上山,带着他们。”最后没有办法,几个居士和喇嘛就陪着她走,走了六个多小时才走到山上。即便这样,到了山上,被附体的成都女孩还说:“他们太可怜了,还有好多人没有上来,他们上不来了,怎么办啊?太可怜了!”
仁波切他们后来是在昌列寺老寺院大殿里做的超度,做了很长时间。送走遇难女孩的心识后,被附体的女孩一下醒过来,她问家里人:“这是什么地方?我在哪里?”她完全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事情。也不知道现在身处之地,离成都几百公里之遥。
寺院为那些断手断头断脚的人做超度。因为他们苦不堪言,无处可去。这也将是昌列寺为汶川地震遇难者举办49天超度法会后,专门为那些没有获得超度的遇难者做补充超度。
这个真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也曾经深深震撼了嘛呢活佛的心,面对今天玉树震后的场景,嘛呢活佛心里的思虑万千,更加坚定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为度化众生,愿生生世世不弃众生。远在青海甘冲沟的嘛呢活佛再也坐不住了。他心系地震灾区的同胞,直接背起他那个旅行包,开着越野车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山路。一路颠簸着,一路默念心咒,心情像长了翅膀一样,早已经飞到了灾区。
政府号召捐款,各行各业,集体个人纷纷解囊各尽所能去救援灾区,但是,由于国内慈善机构和政府的机构臃肿,程序繁杂,灾民拿到的善款也不及时,所以,嘛呢活佛只捐助500元给政府,5000元给慈善机构。他想更切实际地直接去帮助灾区。
所以,过了两个月,等待灾区平静了些,嘛呢活佛联系了玉树创古寺的罗周尼玛活佛,赶巧罗周尼玛活佛在北京,他在电话那一头,声音显得很凝重,告诉嘛呢活佛:“创古寺已经震没了,喇嘛死了三十多个,哎!无常啊!”
嘛呢活佛听了,心情也很沉重。创古寺属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寺院,始建于公元12世纪,历史悠久,从该寺的文成公主庙算起,距今有1300多年的佛教传承史,从公元1160年前的觉巴义敦贡布算起,亦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竹贡噶举传承初创时建于康巴地区著名的“吉然圣地”之名寺。寺庙的主要建筑有大经堂、佛殿、闭关精修所、护法神殿、僧舍、讲经院及佛塔11座,寺内收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3万余卷,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大经堂内辟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四大教派的佛殿,供奉着各自的开派或传承上师。这样一个古老且有规模的寺院,在地震中瞬间倾倒消失,嘛呢活佛切实感受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无常。
在无常面前,除了宝贵的人身,一切外物都不足惜。嘛呢活佛将装有一袋子整整十五万元善款放进后备箱里,这是他眼下所有的积蓄了。他一路开着他的那辆猎豹,从甘冲寺出发,途经西宁、湟源县、倒淌河、海南州,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灾区。
从西宁到玉树有800多公里,嘛呢活佛马不停蹄地开了整整一天,他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也顾不上洗漱吃饭,天还没亮就出发,一直到太阳落山之后,才驶进灾区,最后来到了创古寺。
寺院的喇嘛管家走出帐篷热情地招呼嘛呢活佛,并陪着他在周围转了一圈。看到眼前的景象,嘛呢活佛倍感心酸。
千年的古寺变成了废墟,好几米的佛像全部被砸得稀烂碎,民宅倒塌,寺院的喇嘛们在广场草坪上搭建起了帐篷,吃喝日用品全部是救援车运送过来,而且资源很紧张,可以说损失惨重。
喇嘛管家请嘛呢活佛进帐篷里休息,给嘛呢活佛煮了碗面,喝了奶茶。吃喝完毕,管家泡了壶茶,两个人坐在帐篷里聊起来。
“没想到这次地震给寺院造成这么大损失,而且灾区老百姓损失惨重啊!”嘛呢活佛说,“如果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
“是啊!伤亡上千,而且寺院也被毁了啊!”喇嘛管家说。嘛呢活佛顺势拎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交给喇嘛管家,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善款用在这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把全部家当都捐了。”
喇嘛管家双手合十,眼含感恩的泪,说:“活佛的心意深诚,我代弟子们以及灾民们感恩您的大慈大悲。放心吧,我们会把寺院建设好,也会为灾区老乡多做善事。不辜负您的善心。”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子,见天色不早,计算着回程的时间,嘛呢活佛就起身告别了。
喇嘛管家起身拿过一个布包,送给了嘛呢活佛,里面包着三尊佛像,是噶举派祖师三宗塑像。这佛像虽小,却满满地承载着佛子心。嘛呢活佛小心收好,就匆匆和喇嘛管家告别。
当他登上“猎豹”,回首望去,阳光下的灾区,满目疮痍,惨不忍睹,但是,希望就在那一颗颗赤诚之心里。
在他环视灾区的路上,他看见忙碌的救援人员似乎彼此不认识,各自匆匆做着事,藏民们在政府运送来的帐篷里暂时落脚,偶尔看见有内地派来的心理救助队。
他回想起这一趟的所见所闻,不禁充满对佛陀的感恩之心,藏民族在佛陀的智慧之光照耀下,内心的强大和对无常的认识令他无限欣慰和赞叹。
“我不用心理救助,你们还是帮你们自己调整吧。”一个藏民说,他的脸上平静而淡定,丝毫没有电视上惯常播报的失去亲人的那种撕心裂肺或者一蹶不振,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的样子。这得益于藏民的宗教信仰,他们早已经把生死看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位正在走路的十七岁孩子回答记者采访时说家里一共五口人,这次地震其他人都死了,就剩下他一个人活着。
记者惊讶:“那你怎么看不出痛苦呢?”
“生死都是很正常的事,谁还不会死呢?那又怎样?生活还要继续。痛苦也不能使死人复活,也不能令人逃脱死神的宣判。”女孩子如哲人一般的回答令记者赞叹不已,在死亡面前,藏民是如此的坦然淡定,正是缘于内心当中那种根深蒂固的信仰。
这些看似平常而非豪言壮语的对话都是出自普通藏族人之口,让前来救援的人员感到震撼和不可思议。
在安多,就曾经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一辈子持诵六字真言。一天,他坚持让儿子帮她剃光头发,又从衣服缝里取出不知什么时候缝进去的甘露丸9粒,分别发给子孙,看着他们吃下去。她显得高兴极了,笑得似乎脸上的皱纹都要消失了,连连说:“太好啦!太好啦!我要回家了。”
孩子们觉得:“一定是老奶奶老糊涂了,这自己不是已经在家里,还回哪门子家呢?”也没在意老奶奶说的话。
结果,第二天早饭,迟迟不见老奶奶的身影。孙子就去推门查看,结果,惊异地发现老奶奶变成像三四岁小孩子那么大小,跑出来说:“不好了,奶奶变成小孩了!”
这一家子听了,急忙前去查看,才发现老奶奶面带安详躺在炕上,早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才恍然,原来老奶奶昨天晚上说的“我要回家了!”是这个意思。因为藏民多数信仰佛教,也多有听闻到大德虹化现象,就断定老奶奶是虹化身辞世了。这样的死,在她的子孙后代心里已经不再是痛苦的事,而是给他们一个光明的开示:死并不可怕,就看你活着是怎样的态度,在死神来临的时候,有种安详、无畏和放下的自在。
在藏民心里,他们相信轮回转世,而这种学说并非仅仅建立在理论上,而是经过广泛取证。这样的事例也非常多。
也是在藏区,一个严寒的冬季,冰雪覆盖大地,大雪经过车辆的碾压形成了冰面,一个22岁的藏族女孩儿骑着自行车,这时候,对面来了辆卡车,女孩一紧张急忙拉手闸,结果连人带车钻进大卡车下面,拦腰碾压过去,女孩子当场死亡。
突然噩耗传来,女孩子的父母非常悲伤,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走得如此急,怎不叫他们难过呢?一夜之间,夫妇俩就显得苍老了许多。三年过去了,也是机缘巧合,他们遇见了一位活佛,他们谈及自己的女儿,依旧还是心情沉重,他们恳求活佛:“仁波切,您慈悲,能否为我们看看女儿转向哪里了,也好给我们一个安慰?”
那位活佛听了他们的故事也很是同情,就问了他们女儿死亡的日子。转天,活佛告诉夫妇俩:“你们的女儿已经转世,而且还是女孩儿,今年已经三、四岁了。”同时,活佛告诉他们女孩转世的地址,父母的姓名,“如果你们想看看女儿,可以去找一找。”
夫妇俩假装闲逛,来到那户人家,借由要口水喝,坐下闲聊,这时候,一个三岁模样的小女孩走进来,坐在夫妇俩旁边就不肯走了,夫妇俩心想:“难道就是这小孩儿?”女人忍不住流下眼泪。那户人家主人见了很奇怪,无奈他们只好坦白了事实经过。
那户人家主人也很惊奇,说:“那你们怎么知道她是你们女儿转世呢?”
“仁波切说了,女孩后背有块痕迹,是车轱辘印儿。”于是,众人赶忙查看,果然那女孩后腰有一条青色胎记,旁
边的车轱辘印还赫然清晰可见。众人都叹奇。夫妇俩泪如雨下,恳求道:“你们有三个孩子,您慈悲,允许我们带走女孩儿,我们保证对她好。”
善良的主人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竟然答应了。
这段传奇故事也是真实的发生在当地一户藏民家里,像这样的故事还不胜枚举,世界上也有专门的机构研究转世人,轮回转世已经不是迷信,而是事实存在的。而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正是揭示了这一自然规律,藏民们笃信佛教,因此对死亡看得自然轻松。
所以,在玉树灾区人们才目睹了那一幕幕面对生死离别的淡定,你很少看到哭天抢地的场面,人们都很平静地接受灾难和死亡的现实。佛教并非人们误解的那样消极,而是更加让人们懂得淡然接受和面对。
嘛呢活佛开着车,灾区的此情此景在他心中深深烙下了印记,他回到甘冲寺,又多次张罗着为灾区孩子们买本买笔等文具和衣物寄给灾区,他看到那些孩子一无所有,学校也不见了,更没有书本衣物,他内心里感同身受,虽然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但是少年时期小学校的艰苦条件至今记忆犹新。所以,他又持久地给灾区多次寄送了物品,直到灾区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所谓因果,不仅仅是自己一人的因果。有些大灾难会给整个民族带来不安的因果,有些是一人所为,万人遭殃,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一个民族的祸根罪业,这也是因果范畴。释迦牟尼在世时,释家族受到屠杀,他的弟子问他何故?释陀说:释迦族在前世里杀过很多无辜的鱼,所以今身遭到了报应。这就是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灾难的根源,用佛理解释,就是业力所感。业,就是我们的行为、欲念。我们的意念有意志和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也以共业和别业来区分。共业就是众生共同造的一些业,互相影响,关系密切,众生一起受果报。而别业,就是个体所造的业,只影响个人的身心,个人受报。
嘛呢活佛回到寺院,为玉树震区的遇难者做了超度,也是他作为一位活佛履行了一份使命。
玉树地震过去了半年之后,正值盛夏,嘛呢活佛接到了一位居士的邀请,前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当嘛呢活佛欣然飞往上海,坐在飞机上的时候,透过舷窗,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