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四 蹔念小乘戒(转载)
时间:2025-03-21 浏览:22次
第三十四 蹔念小乘戒①
若佛子,护持禁戒②,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③,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④。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注释:
①蹔(zan):同"暂"。
②禁戒:指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错而制定的戒律。也指非长时期所持之戒,是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戒。
③浮囊:佛教经论中常出现的用于渡河的工具,此处喻戒,谓持戒能防非止恶,使人渡生死海。
④草系比丘:严持戒律比丘的代称,出自佛教中典故。据称佛陀在世时,有一比丘被贼人以带根的活生草捆住,比丘怕伤害生草,故静等不动,偶遇一国王经过,方得解脱。
译文:佛弟子,应该严格护持戒律,于行住坐卧、日夜六时之中,读诵戒律。犹如金刚一样戒心坚固,视佛戒如带持浮囊,能渡生死苦海。亦如草系比丘一般,持律精严。诸佛弟子,应常生起大乘善信,相信自己是未来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大乘佛子,应当发大菩提心,念念不离大乘心,若起一念小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解读:戒为无上菩提之本,持戒犹如带持浮囊,能令人渡生死苦海。大乘佛子,发大菩提心,即以大心愿守持戒律,而不是自视大心而轻视有相细微戒律,所谓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