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四十八轻戒第三十七 冒难游行戒(转载)

时间:2025-03-21    浏览:44次

第三十七 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滤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

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若诵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及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

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狮子虎狼,水、火、风,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亦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注释:

冒难游行戒:初学菩萨,虽然发大愿心,然道力未充,不能一切无碍,凡会遇难之处,不可轻游,故戒之,是谓"冒难游行戒"。游行,又作"飞锡""游方",指遍行各地参学闻法。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参学的僧侣,称为"行脚僧"

头陀:亦称"抖擞""修治""弃除"等,苦行之一,指以极严格手段破除对衣、食、住等的贪着,修炼身心,抖去客尘烦恼,证无上正道。头陀有十二种苦行:一、阿兰若处住(荒野僻静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中食后不饮果浆,七、穿粪扫衣,八、只有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结夏安居:佛教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结制安居"等。印度夏季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并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结夏安居"。如果雨季期间外出,恐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

杨枝:即杨柳枝,或其他树枝,刷牙用。三衣:依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可以拥有的三种衣服:一、僧伽梨,即"大衣""重衣""入聚落衣"等,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二、郁多罗僧,即"上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三、安陀会,即"内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之衣。钵:又作"钵盂",用瓦或铁制成,为僧尼所常持器具之一,一般做为化缘乞食的容器。坐具:又作"敷具""坐卧具"等,指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也可指坐垫。坐具可以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也可避免三衣及寝具受污损。锡杖:又作"声杖""鸣杖""金锡"等,比丘十八物之一。比丘行于道路时,原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乞食之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锡杖于后世则成为法器之一。滤水囊:喝水时,担心水中有虫,故先要过滤,然后才喝,免得杀害微小生命。刀子:用以剃除须发。头陀行,严格要求,头发略长,即必须剃除。火燧:用以取火的具。镊子:比丘十八物之一,用于拔取鼻毛或刺等物。古时头陀赤足而行,若有刺伤足,用此拔之。

九条、七条、五条袈裟:即出家人的"三衣"

莫入难处:即不要进入各种有危险、特别困苦之处。若入于难处,身体易受伤害。此身虽然虚幻,而念佛、参禅全赖此色身。

译文:

作为佛弟子,常应在春、秋二时头陀,冬、夏二季坐禅,夏天雨季安居。无论头陀、坐禅、安居,都应常携如下物品:杨枝、澡豆(即肥皂)、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

菩萨行头陀时,以及游方参学时,无论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品,都应随身携带。若行头陀,应当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五日(即春分时),从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即秋分时),此二时节中行头陀,上述十八种物品,应常随身携带,它们犹如鸟之两翼,不可缺少。

如果是布萨日,新学菩萨,当于每月上半月下半月各行布萨,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如果是诵戒时,僧众应当集于佛菩萨像前诵戒。一人布萨,即一人诵戒。如果是二人,以及三人,乃至百千人布萨,也是一人诵戒。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也应一一如此法而行。

佛子行头陀时,莫入艰难危险处。如战争灾害不断的国家,恶王执政的国度,或地势高低难测之地,草木深邃之地,狮子虎狼、水火风灾常生之地,以及劫贼经常出没的道路,毒蛇经常出没的场所,如此等一切危险之处,皆不可去。头陀所行道路,乃至结夏安居之处,此等危险之处,皆不得入。若明知而故去,犯轻垢罪。

解读:

佛教苦行,旨在破除自身对于衣、食、住等的种种贪著,抖落种种客尘烦恼,而不是作贱身体。瑕满人身,千劫难得。参禅打坐、持咒念佛,精过用功,证得无上菩提,端赖此色身。故当珍惜爱护,莫入难处,莫加毁坏。


上一篇: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六 不发誓戒(转载)    下一篇: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 乖尊卑次序戒(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