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见解上要懂得水月道场、梦中佛事,但行为上要不昧因果(转载)

时间:2025-03-31    浏览:34次

()问:尊敬的堪布,心理学中的内省法,在 20 世纪时就已经不被提倡使用了。那么请问:如何看待内观在现代心理学中的作用?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心?

答:20 世纪以来,心理科学确实有突飞猛进、前所未有的发展。至于说以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心,我不知道你所谓的科学方法,是不是现在很多学校所提倡的、通过工具不断进行实验的这种方法?虽然通过实验的方法,也能对内心进行一定程度的观察,但心本来是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的,因此,只通过仪器、实验来观察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其实,通过禅修直接观察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世界来看,现在在不同的国家、企业、学校当中,大家都在进行正念禅修,效果相当好。当每个人按照禅修的方式静坐并观察自心,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就像佛教所讲的一样,并不是那么复杂。如果以自心观自心,是能够看到心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想要参加禅修,刚开始时最好是有一些有经验、有体验的老师或善知识进行指导。当然,禅修是有不同层次的,如果进行最高层次的禅修,就需要由已经开悟的人来指导;如果对禅修层次的要求不那么高,只是为了缓解压力、疏解心情,或者排遣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那么一般的指导者也可以胜任。

每天早上起床后,可以打坐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晚上睡觉之前也坐这么长时间,甚至五分钟也可以。如果每天都能不间断地禅修,生活质量一定会提高。

在禅修的时候,最好能够发现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不一定要有宗教标签,但一定要通过自心来观察自心。一旦你认识了自己的心,在生活中对别人来说非常麻烦的事情,对你来讲也会是非常容易的。

()问:对于证悟这个词,心理学上有没有对应的术语来解释?

答:心理学中好像没有证悟这个词,最多只有了解”“通达这一类词汇。根据古代和现代的很多事例来看,当一个人证悟后,应该会有一些表现。我看到过一个证悟者,他住在监狱里,把所有狱警都看作最好的朋友,即使被殴打,身上也没有痛苦的感受,不仅如此,他对打他的人仍无比慈爱;当缺少饮食的时候,仍如同具足饮食一般,处于无比享受的状态。

认识心性之后,如果用语言去描述那种状态,其实比较苍白——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宗教的语言,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只有当自己真正证悟了,才能了知它是什么。中国有句话非常著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一个人证悟后,就像喝水的人对水的冷热清清楚楚一样,对自己的境界也可以如实了知。另外,还有一些比喻可以描述这样的状态,比如哑巴吃糖。但无论如何,用语言去形容证悟的境界,真的很难。

我曾依止过一位老师——法王晋美彭措,他是我在生活中亲身接触的开悟者。且不说他的其他境界,单单是造论、写书,从不需要绞尽脑汁,而是如涌泉般自然流露。在他的课上,我们记笔记相当困难,很难把他讲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因为证悟者自然流露的智慧,确实很难形容。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问: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有个问题:您刚才说,在当今时代,我们都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那么您如何看待在线禅修、在线做礼拜等这些在网络上的活动?

答: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我们在虚幻的世界中,做虚幻的事情,获得虚幻的结果。

佛教中特别著名的寂天菩萨,在他所著的《入菩萨行论》九品中也是这样讲的。可能人们认为网络是现实中的虚幻,但其实它是虚幻当中的虚幻,但如果我们有善心,依靠虚幻的方式来做虚幻的善事,会产生善果,而依靠虚幻的方式来作恶,也会有恶果

为什么这么讲呢?美国有一个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孩子通过虚幻的游戏熏习暴力,很多专家认为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社会安全的巨大隐患,所以,一些虚拟游戏的确会带来非常不安全的因素。

()问:我对堪布介绍的心性光明很感兴趣。我想知道,当我们证得心性光明时,是一次性全部证得,还是需要一层一层不断深入,次第提升对心性光明的证悟?

答:是一层一层地证悟。就像我们看月亮,离得越近,看得越清楚。

敬录:大学演讲46《与生命共舞》之 瑞典隆德大学问答

2017 11 28

上一篇:明就仁波切:证悟是什么?(转载)    下一篇:远离四种执着(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