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抉择十八界为空性(转载)

时间:2025-04-09    浏览:10次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按照弥勒五论《辩中边论》的解释:“界”是种子或因的意思。“十八界”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境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十八界归摄了世间之器情万法。

 

六根具有能取种子义,也就是具备能够取相应所境的功能,比如:以眼根能取相应的色法所境——外境所具有的各种颜色与形状的色法,但眼根不能取声音,而耳根就可取声音,所以各根只能取其相对应的所境;六境具有所取种子义,因为六境是六根与六识所取的对象,所以叫所取种子;六识具有彼(彼彼所境,即色声香味触法的种种境界)取(了别而取)种子义,因为六识对于六种境具有了别而取的功能,即以六种明了识,能如实了别色等所境的相或功能,所以具有彼取种子义。

 

通过了知十二处不存在,也即,因了知六种根不存在,则依靠六根而体现的作为所缘缘之外境——六境也不存在;如果外境不存在,根也不存在的话,则依靠根和境而产生的六种识也不可能存在。

在以般若抉择空性的时候,所谓的十八界在众生面前仍然会有一种迷乱显现,但在这个迷乱显现出现的同时,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空性。除了这个显现以外,要从别的地方找出一个空性,是不合理的;而除了空性以外,要从别的地方找出一个显现,也是不合理的,这个显现和空性,就是我们所谓的显空双运。显空双运的意思就是:显即是空,空即是显;或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抉择每一个法,其道理都如以上所述:在空性当中,五蕴不存在,十二处不存在,十八界也不存在。

 

但如果将这种不存在单单抉择为一个单空,也是不行的。曾经看到一位法师在讲他自己修行的最高境界时这样说道: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是如梦如幻,世俗中一切都存在。当然,如果是这种境界,也即按照中观自续派的单空进行抉择,从暂时的角度来说,也基本上可以,对实执特别严重的众生而言,应该是有帮助的,但这种观点并不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

仅仅将十八界抉择为不存在,这并不是《心经》的观点,因为这个观点只是暂时性的,是针对实执比较顽固的众生而言的。实际上,显现和空性本来就无离无合,就像在梦中,虽然确实有显现,但梦中所谓的外境或显现就是空性,因为一旦醒来就会发现,梦中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个是实有的法。

 

永嘉大师曾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在做梦的时候,确实好像一切万法都是存在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显现并不存在,梦的本体本来就是空性;同样的道理,三界轮回的众生,正是在空性当中显现的,一旦真正觉醒,或是真正证悟了显现本体的时候,原来所谓的三界轮回的显现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对一些瑜伽士或真正有修证的大师和高僧大德而言,不管白天也好,晚上做梦也好,凡于一切时中显现的,都可认知并抉择为空性,他们恒时处于这种境界中,但对一般众生而言,则如同《定解宝灯论》中所讲:好像如果是现,就空不了;如果是空,就现不了,现空之间总是有一种矛盾。当然,如果我们进一步去修行,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现空双运的境界也可以现前。

 

在讲莲花生大师《六中阴解脱》的时候,上师如意宝也讲到他老人家自己的一些境界:他能非常清楚地观照梦境的显现——整个梦中器世界的种种显现明明清清,同时他也完全知道自己当时是在睡梦当中。这种境界在大圆满很多上师的窍诀里面都讲过(尤其是讲《六中阴解脱》的时候),在莲花生大师及其之后的很多密宗瑜伽士的故事或是传记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高僧大德们都能处于这种境界。

 

     --敬摘自上师仁波切-《心经》


上一篇:抉择十二处为空性(转载)    下一篇:十二缘起图解略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