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转载)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 愿孤独不再是你的痛苦

时间:2025-04-16    浏览:30次


 

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导致的终身发育障碍,症状一般在三岁前出现。患病的儿童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联合国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2日确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自闭症患者和相关研究与诊断的关注。

孤独症儿童最大的症状就是先天性的孤独离群,不与他人建立联系。在高压力、快节奏、强竞争的现代社会,就像歌曲《孤独患者》所唱的:外向的孤独患者,自我拉扯,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患上了另一种后天性的孤独症,表面戴着合群的面具伪装自己,内心却极度孤独焦虑、脆弱压抑。这种内外的巨大反差加剧了人们内心痛苦的程度,既有苦难言,又无力改变。

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就为我们揭示了内心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奥秘。若能依据修心的窍诀加以训练,人们可以从后天性孤独症中解脱,收获和谐、统一、内外圆融的心灵世界。 

作为人类,我们与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普通人以为,外面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精神世界是主观意识,两者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心与世界之间,互相有很大的影响。就像照镜子时,自己的相貌会决定镜中所呈现的样子,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也是这样对应的。

究竟是世界在影响我们,还是我们的心在影响世界?普遍的认知是,世界在影响着我们。我们经常抱怨世界怎么不好,社会如何不公,某人怎样欺负我……这让我们活得很辛苦、很不开心,也给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带来诸多负面作用。这时候,我们应该去改变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呢?搞清楚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们能把整个世界改变,让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顺应自己的心意吗?很难!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后也不会有。我们能做的,唯有改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当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变了,就等于世界发生了改变。

一些科学家发现,就如同大脑会发射脑电波那样,意识也可以放射出一种波——有人称之为意识波,它像电磁波、无线电波、雷达信号一样,一旦触碰到外面的物体,就被反射回来。人好比是一个发射器,发射出意识波;同时也是一个接收器,接收反馈回来的信息。如果我释放的是正面、善良的波,那么接收到的也是同样的信息,我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可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极富价值,对人生非常满足。

只要我们懂得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个世界就会随之改变。比如,当我们心情愉悦或是怀有慈悲心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虽然看到的都是陌生人,但是每一张面孔都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亲切。实际上,这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自己心态调整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改变心态非常有意义,不仅令自己开心,还能给别人带去好心情。当我们心情愉快时,会不由自主地展露笑容,甚至主动对陌生人微笑、打招呼。可惜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关注自己的感觉,忽略他人的感受。这种情形若是持续下去,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冷漠。长此以往,我们心里便会累积大量的烦恼而无处倾诉。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受关注、孤独寂寞,甚至会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想要改变这些,必须学会转变自己的心态。外面的世界好也罢、坏也罢,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一时很难改变。就连太阳和月亮在日食、月食之际也会失去光芒,可见这个世界不会一直维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只要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就相当于世界永远变得美好了。

佛教是一种方法论。它首先宣讲理论,然后介绍实践的操作方法,最后让修行人亲身去体验。这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出一辙。自从佛教诞生以来,在25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人亲身践行过这些方法,并且得到了与以前的成就者一样的结果。如今,我们若是将这些方法复制到自己身上,通过反反复复实验,必然也能取得同样的结果。

比如,我对某人或某个地方非常厌恶,这时如果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原来讨厌的外境就不再讨厌,反而会变得可爱。是外境变了吗?不一定。真正变化的其实是我的心。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改变以后,它带给我们的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有很多种选择,甚至有非常好的选择。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希望,还会意识到,糟糕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心。

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然后就去实践,即通过佛教方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从中就能产生切身的感受。最后,亲身体会到结果确实如此:当我改变了心态,世界对我的影响就完全不同了,这就等于改变了世界。

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必然会参与到对世界的感受中去,而且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的生命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倘若懂得善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则完全可以改变外面的世界。

上一篇:(转载)慈诚罗珠堪布:福报滚滚来的七种方法......    下一篇:(转载)【观修引导】修习安忍的11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