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佛学入门

二规教言(14)

时间:2020-04-22    浏览:3003次

一切黑业白业果,始终不虚并成熟,

是故凡若自爱者,取舍业果当细致。

一切恶业善业之果,始终不会虚耗,如《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成熟时,其果定成熟。”众生所造之业,过了百劫也不会消失,只要因缘成熟,果报一定会现前。只不过有些业即生成熟,有些是下世成熟,有些是来世成熟,犹如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时间发芽一样,我们所造的黑业白业,迟早会在不同的生世成熟。造了善业,不可能不感善果;造了恶业,不可能不受痛苦。所以凡是爱惜自己的人,应当谨慎取舍因果。自己偷一点东西、说一句妄语或者杀一个小众生,表面上看来只是小事,好像不算什么,但实际上你相续中已种下了这个种子,将来在生死轮回中必定会成熟果报。

因果的这些道理,一定要应该铭记于心。要知道,外在的形象不重要,穿得好不好看也不要紧,关键是内心对因果是否坚信不疑。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爱自己,对自己很执著,如果不希望自己生生世世受苦,千万千万不要造恶业。造了恶业一定要尽快忏悔,如果来不及忏悔就死了,来世必定会非常痛苦,这是佛陀的教言。

现今即是业世界,此后乃为果世界,

故今自由自在时,应播善法之种子。

如今我们所处的南赡部洲为业世界,从此以后则为果世界。也就是说,现在造善业,将来得到人天福报及解脱;现在造恶业,将来堕入三恶趣中受痛苦。果世界的快乐和痛苦,就掌握在我们现在的手里。所以,能自由自在的时候,应在相续中努力播下善法的种子。

月称论师说:“趁现在自由自在的时候,应该多行持善法,否则以后堕入三恶趣,那就非常遗憾了。”总之,大家不要经常被环境所转,应该尽量地闻思修行,不要毁坏自己的善根。

当观众生异苦乐,彼等之因皆为业,

此乃佛陀之善说,何人不思彼业果?

应当观察形形色色众生的苦乐,有些人极为可怜,身体有病、心里忧愁、经济条件不好、势力卑微,别人也欺负他;有些人受众人敬仰,心情快乐,生活条件也不错。一个场合里的十个人,苦乐差别也非常明显:有的人很好看,有的人很难看,有的人钱可以取之不尽,有的人钱用完就没有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各自的业力不同。我们周围的众生,有些变成饿狗,有些变成笨猪,有些变成乌鸦,这是前世的恶业所致;有些人有出家的机会,有很殊胜的福报,这是前世的善业所致。

对于因果不虚的道理,大家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所谓的信心即是如此。

我今虽多积受用,死时必定留此世,

故当生起施财心,勤修今来圆满果。

即生虽然积累了许多财富受用,但是人终有一天会死亡,那时候独自前往中阴长道,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人间,哪怕一针一线也无法带走。

人活在世间上,房子再怎么大,晚上睡觉的地方只需要几米,人的欲望跟实际使用完全不相称,积累的财产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还不如早日上供下施,若能如此,今生来世的果报都非常殊胜,尤其是供养僧众等殊胜对境,就像《极乐愿文大疏》中所言,有些今生中就能成熟果报,即使今生没有成熟,来世也绝对不会虚耗的。

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

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来世穷。

布施的财物虽小,但果报却非常大自己享用的虽多,但获利却极其乏少,一个人有一百万的话,自己能享用多少呢?如果享用十万元,其他的自己用不上,也不舍得布施给别人,死后对来世有什么利益呢?大家也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财富,没有钱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特别多,自己就要算一算,倘若现在是四十岁,再活四十年的话,在八十岁之前,吃穿够用的话,其他的财产要不要布施出去?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要知道,往昔的布施导致今生富足,今生若没有布施,来世定会非常贫穷。

有些从小到现在一直吃不好、穿不好,钱包里始终是空空的,别人有很多钱,但自己的钱哗啦哗啦就没有了。这样的话,你应该在没有吝啬心的情况下,尽量布施可怜的乞丐、对僧众供斋,如果实在没有能力,买一包奶粉加在供斋的奶茶里也可以,然后自己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不要变成贫穷的众生。”这样一次的发心,你相续中贫穷的种子就斩断了,生生世世肯定变成富贵者。所以大家应该为来世作考虑。 

积累守护消耗等,财有甚多此过患,

纵彼财宝遍大地,凡夫贪欲尚不足。

财产有很多过患,正如《亲友书》和《入行论》中所说:首先有积累的痛苦,挣钱很不容易,许多人起早贪黑只为了赚钱。其实积累财产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没有福报,再奔波劳碌也没有用。即使有了钱,还要日夜考虑如何守护财产,最后害怕财产消耗、减少。

所以财产是无量痛苦的根源,有了一定的财产,自己就应该满足了。否则,纵然获得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财宝,贪得无厌的人仍会嫌太少。他们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两万想更多,有了一百万希望再赚五百万,有了五百万又想一千万……一直不断地贪求,始终没有尽头。

其实,只要心里满足,一切资具都已经圆满了。知足少欲是最殊胜的财富倘若没有满足感,贪欲是永无止境的,以外在的物质来满足自己、弥补内心的空白,恐怕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你的生活富如龙王,欲望没有调伏的话,也得不到真实的快乐。

  日常衣食住处外,余财无益痛苦因,

布施今生与来世,财富增上如涌泉

人活在世界上,除了衣食住行,并不需要其他什么。不管你有多少财富,只是为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适而已,如果要求过高、希求过大,那么所追求的目标永远无法达到。

凡夫的欲望是无限的,一个人有再多的财产,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所以除了日常必需品以外,其他都是多余的东西,是增长痛苦的因而已。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吃穿等方面要求特别高,表面上生活条件比以往好多了,但他们并不觉得快乐,压力和负担反而越来越重,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满足感,再加上贪欲的对境越来越多,得不到就非常苦恼。古人的生活虽然不是这么富裕,但每天有休息的时间、有开心的笑容,而现在人天天都是愁眉苦脸,日日夜夜一直操劳,这就是因为满足感越来越小,贪欲越来越大。

所以,有了财产之后,一定要用于布施,这样才能遣除不必要的痛苦,为来世种下安乐之因。

                                        --------二规教言

上一篇:二规教言(13)    下一篇:二规教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