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莲花生大士秘传:消除业障的关键,不是忏悔,而是常被忽视的省悟
时间:2025-09-28 浏览:25次
那么,什么才是消除业障的核心?为何众生都在忽视这种最根本的省悟?莲花生大士当年在雪域高原上,究竟传授了怎样的无上密法?这个被忽视的省悟,又将如何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公元八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在位期间,佛法初传雪域,然而本土的苯教势力强大,两教之间冲突不断。国王虽然护持佛法,但民间的阻力依然很大,许多佛教僧人在弘法过程中屡遭挫折。
正在这时,应赤松德赞之请,莲花生大士从印度来到西藏。这位被誉为"第二佛陀"的大成就者,不仅具有深厚的显密法修为,更有着降伏邪魔外道的无上神通。
莲花生大士初到拉萨时,住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附近。每日都有许多信众前来求法,其中不乏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然而,大士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贵贱贫富,几乎每个人都在诉说同一个问题——业障深重,求大士传授忏悔之法。
有一天,一位名叫扎西的年轻僧人来到莲花生大士面前。扎西出身贵族,自幼出家,学问渊博,品行端正,但他却愁眉苦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士,弟子虽然出家多年,每日诵经礼佛,严持戒律,但总觉得业障深重,修行难以进步。弟子曾经按照《金光明经》的教导,昼夜忏悔,已经持续了三年,但依然感觉罪业如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请大士慈悲,传授更加殊胜的忏悔法门。"
莲花生大士看着扎西,淡然一笑:"你说你业障深重,那你的业障在哪里?"
扎西一愣,指着自己的心口说:"在这里,弟子时常感到内心沉重,仿佛有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不是业障是什么?"
莲花生大士又问:"那你能看见你的业障吗?能触摸到它吗?"
扎西摇头:"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感觉到它的存在。"
"既然看不见摸不着,你如何确定它真的存在?"莲花生大士的话让扎西更加困惑。
这时,另一位信众也凑了过来,这是一位名叫卓玛的中年妇女,家境殷实,但面相憔悴。她对莲花生大士说:"大士,我的情况和这位师父类似。我自从丈夫去世后,就觉得这是我前世的恶业所致。为了消除业障,我每天都要念诵《药师经》一百遍,已经坚持了两年,可是家中的苦难反而越来越多。女儿生病,儿子不孝,生意也越来越差。我知道这都是业障现前,所以更加努力地忏悔,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莲花生大士听了,问道:"你念经时在想什么?"
卓玛如实回答:"想着自己前世肯定做了很多坏事,所以今生才会遭受这些痛苦。我一边念经,一边在心中忏悔,希望佛菩萨能够消除我的罪业。"
"那你在忏悔的时候,心情如何?"莲花生大士继续问道。
"很沉重,很痛苦。越想到自己的罪业深重,心情就越差。有时候念着念着就会哭出来。"卓玛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莲花生大士点点头,然后对围观的众人说:"你们看,这就是众生的通病。明明是想要消除痛苦,却在制造更多的痛苦;明明是想要解脱业障,却在加重业障的负担。"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明白大士的意思。
这时,又有一位老者上前,这是当地颇有声望的修行人,名叫洛桑。他对莲花生大士说:"大士,弟子修行三十余年,深知业力的可怕。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今生所受的一切苦难,都是过去世恶业的果报。若不通过忏悔来消除这些业障,如何能够获得解脱?"
莲花生大士看着洛桑,问道:"你所说的这个道理,是从哪里学来的?"
洛桑回答:"从经书中学来的,也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
"那这个道理是谁告诉你师父的?"
"也是从他的师父那里传下来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道理本身是否正确?"莲花生大士的问题让洛桑愣住了。
"大士,这个道理难道不对吗?这可是佛陀亲口所说的啊。"洛桑有些惶恐。
莲花生大士摇摇头:"佛陀所说的没错,但你理解错了。业力确实存在,因果确实不虚,但问题在于你对业力的理解过于狭隘,对忏悔的认识过于肤浅。"
"那应该如何理解?"洛桑虚心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