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八章
时间:2024-07-16 浏览:905次
第二十八章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谈的还是素位而行的问题。
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已复礼”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礼”。因为按孔子话说,夏礼已不可考证,而殷礼虽然还在他的先世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不是“当世之法”(朱憙语),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意给他加上复古帽子。由于大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最高权势地位,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而孔子有其德而无其位,只能是“从周”而已。
子曰:“愚而好自用①,贱而好自专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③。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④,不制度⑤,不考文⑥。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⑦,行同伦⑧。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⑨,杞不足征也⑩;吾学殷礼⑪,有宋存焉⑫;吾学周礼⑬,今用之,吾从周⑭。”
【注释】
①自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意思。
②自专:独断专行。
③反:同“返”,回复的意思。
④议礼:议订礼制。
⑤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
⑥考文:考订规范文字。
⑦书同文:指字体统一。
⑧行同伦:指伦理道德相同。
⑨夏礼:夏朝的礼制。
⑩杞:国名,传说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征:验证。
⑪殷礼:殷朝的礼制。
⑫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
⑬周礼:周朝的礼制。
⑭以上这段孔子的话散见于《论语·八佾》《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却要返回古代道路上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制,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规范文字。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孔子说:“我述说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己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