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第一课
时间:2025-04-22 浏览:45次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 1 课
2006年1月 24日
今天开始宣讲《心经》。
在藏传佛教当中, 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这四大教派以及觉囊派为主的其他所有教派, 都非常重视《心经》。很多人将其放在自己的念诵集里,早晚课等时间经常念诵;很多法师也视《心经》为修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
在汉传佛教当中,《心经》一直为净土宗、禅宗、天台宗等很多宗派共同修持,各个寺院和诸位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视《心经》。可以说,学习大乘佛法的人,几乎没有不重视《心经》的。甚至在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很多人也在念诵《心经》。
我曾经在学院里讲过一遍《心经》,当时听课的人不是很多,不知道那些道友现在还剩下多少。毕竟整个社会都是无常的,眷属是无常的,导师也是无常的,一切都在随时改变。
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当中《心经》的译本只有一个,但《心经》的讲义是比较多的。《丹珠尔》(丹珠尔:是藏文《大藏经》的一部分,收录高僧大德们对经典的注疏。)中大概收录了八种《心经》讲义。此外,藏地还有荣敦班智达、觉囊派的多罗那他等很多论师对《心经》作过解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赤松德赞国王在修行等方面取得一些进步时,生起了傲慢相,著名译师贝若扎那就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密宗方式作了解释,并交给国王。这部论典,现在仍存于藏文资料当中。
印度的班智达们也很重视《心经》。在诸位论师所撰著的《心经》讲义中,密宗大德布玛莫扎所作的注释是比较广的。
在汉传佛教中,《心经》的讲义也是相当多的, 有《心经讲义》《心经直说》等。圆瑛法师、蕅益法师等很多大师都对《心经》作过解释。有学者认为, 现在汉传佛教中研究、解释《心经》的人, 大概有一百多位。
可见,《心经》在整个佛教界都流传甚广。
「《心经》摄集佛法精华」
唐玄奘所翻译的《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与五千多字的《金刚经》相比,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应该说,这部经已经浓缩了佛法的所有内涵。就像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数量极为庞大的信息也可以容纳在一个小小的文件中一样。
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可以涵摄在三大法轮之中,而三大法轮归根结底又摄于第二转法轮,第二转法轮可以摄于《般若经》。《般若经》有广、中、略三种,《大般若经》有十万颂,《中般若经》有二万五千颂,《略般若经》有八千颂。这些《般若经》集聚起来就是《般若摄颂》,而《般若摄颂》再浓缩就是《心经》。所以,《心经》是一部非常完整的经典。
「最具加持的译本」
有些人想:“为什么唐玄奘所翻译的《心经》, 前面没有‘如是我闻’等序分,后面没有‘天人、罗刹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等结文呢?这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典吧?”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心经》的汉译本大概有八个,分别由鸠摩罗什、唐玄奘、菩提流志等译师所翻译。在这八个译本当中,不管在哪个国家,流传最广的都是唐玄奘所翻译的版本,很多人都能背诵。
我个人对这个版本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它跟藏文本和其他汉文译本都不太相同,没有前面的序分和后面的流通分,但这个译本是最有加持力的。
大概在 1994 年,我们去汉地的时候,在《乾隆大藏经》里找到了跟藏译本内容一模一样的《心经》译本。然而,现在凡是以汉语念诵《心经》的场合,都在使用唐玄奘的译本。
不仅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如此。以前法王如意宝去美国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很多佛教徒也在念诵这个版本的《心经》。在新加坡,法王曾参加过一个国家级的大型晚会,当时一个很大的屏幕上也出现了我们平时念诵的这个《心经》。
所以,我们按照唐玄奘所翻译的这个短短的译本来念诵、修持,应该是可以的。
大家应该清楚,《心经》的篇幅虽然很短,但释迦牟尼佛的所有空性教法都涵摄其中。佛陀接近涅槃的时候非常重视《般若经》,他叮嘱弟子阿难:我的法全部隐没都不要紧,但《般若经》不能隐没、不能被摧毁,因为这就是世间的珍宝。因此,闻思《心经》是很有必要的。
「《心经》与玄奘取经」
另外大家也应该清楚,唐玄奘译本之所以在汉地如此广泛流传,与他到西方取经的历史也有关系。然而,人们对于这一历史的了解大多来自《西游记》。
《西游记》是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一部小说,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对玄奘取经的历史做了很多润色。因此,从学习佛法的角度来讲,《西游记》中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可信。
据可靠史料记载,唐玄奘出发前往印度取经时有很多随从,但快要到达印度时,身边已经没有其他人了。有一天,他路过一座寺庙,听到有人在里面大声地哭。进去之后,他发现有一个出家人得了很严重的病,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麻风病,那位出家人的整个身体都糜烂了。
本来,玄奘取经的时间是非常紧的,但是他看到那个出家人很可怜,就没有继续赶路,而是留在寺院为他治病。后来,等到出家人的身体基本痊愈,他就给了唐玄奘一部梵文经典,这部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此以后,玄奘一路上都在读诵这部经典。而且,每次遇到违缘和困难的时候,只要一读《心经》,就马上转危为安了。
有一天,玄奘来到了恒河岸边,他看见有几千人聚集在一起,就过去看看热闹,发现是婆罗门外道在供河神。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非常兴盛,共有九十五个派别,有些婆罗门的境界比较高,有些境界比较低,有些甚至行持非常野蛮的行为。
按照婆罗门的传统,每年供河神时,必须把一个年轻人扔进河里作为供品。那一天,婆罗门正好抓到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有家庭、有亲人,他们都依依不舍,非常痛苦。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外国人,就是唐玄奘。他们非常高兴,准备用他来祭河神。
那些人把唐玄奘捆了起来,玄奘对他们说:“你们想用我来供河神,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请你们一定要满我的愿。”他们问:“什么要求?”玄奘说:“我是一个出家人,每天的经必须要念完,等我念完经以后,你们怎么做都可以。”
他们觉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就同意了。于是玄奘开始念《心经》,念了三遍以后,天气骤然发生变化,空中开始电闪雷鸣。这时,所有人都非常害怕, 觉得这个人是不能得罪的,马上就把他给放了。
类似的危难,在玄奘取经的过程中是非常非常多的,但最终全部依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化解了。
「《心经》的力量」
有些汉地出家人应该清楚,在汉传佛教的传统中,人们会在遇到地震等危难时念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个传统,而且每逢藏历 12 月 29 日,人们都会念诵《心经回遮仪轨》,以《心经》的空性力来遣除下一年可能出现的违缘和邪魔外道的危害。佛经中也有公案说,帝释天曾受到魔王波旬的危害,他就依靠观想空性、念诵《心经》而渡过了难关。
如果随身携带《心经》,或者晚上睡觉时将其放在枕头上,抑或将其供在佛堂里,那么你的违缘、噩梦就会依靠般若空性的加持而得以遣除。
或许有些人会问:“ 什么是加持?” 其实, 所谓的加持就是力量。因此《心经》的加持,就是《心经》的力量。力量并非肉眼所见,却会真实起作用。其实,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加持和力量,比如药有药的加持,电有电的加持等。同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空性力的加持、佛威力的加持、真实谛的加持。如果我们对《心经》具足信心,还会得到自己信心力的加持。当这些因缘聚合的时候,邪魔外道等违缘一定会被遣除。
很多人每天都念诵《心经》,念一遍的话,应该不用一分钟,但有些修行人连这一点都觉得困难。其实,每天念三遍《心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我讲了以后,希望大家都能念诵。
但我也并不强迫,因为佛法并不是教条,也不是强制性的。佛法的教义,在于让人们知道某种功德、利益后自觉地接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座的道友们已经放下了一切、一心向佛,我想,这样的修行人应该念诵《心经》。
「传法缘起」
前段时间我去了南方等地,讲了几遍《心经》。因为我到外面也没有灌顶、传密法的能力,就想讲一下《心经》。毕竟讲闻空性法门的功德是很大的,而且在没有佛教信仰的社会团体中讲《心经》,用世间的话来说还是“吃得开”的,容易被人们接受。(众笑)
像社会上的一些团体,虽然没有佛教信仰,也不懂《心经》的含义,但是他们会在每天早晨上班之前,让所有员工排成队背一遍《心经》,云南就有几个这样的团体。我去那里的时候,手边没有讲义,就根据以前看过的高僧大德的注疏,为他们做了一些简单的开示。
这次我回佛学院以后,为什么要讲《心经》呢? 一方面是自己想偷懒,因为不用看什么书,不用备课;另一方面是,近些年来学院当中都没有讲过《心经》,一些很不错的法师也没有听过,以后出去的话就不一定会讲。那样可能会被人笑话:“从世界有名的大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出来的大法师,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讲不来,那你还要讲什么中观啊,中观的精华就是《心经》。”这样也不太好。所以,我们这次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