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佛陀开示修四念住的结果(转载)

时间:2025-03-03    浏览:27次

佛陀说,任何人依《大念住经》修习四念住的方法,精进不断地、以正念正知、保持觉性和平等心,正确地修行七年或六年或五年……或一年……或半年……或一个月……或半个月……或七天,就可期望获得阿罗汉果或不还果(阿那含)。

圣者有四果:

①须陀洹:属于预流识,修到此果位者,断尽我见(我执)、疑、禁取见(执行邪戒以为是正戒)之三结(烦恼)。初人圣人之流,已经不再生于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四恶道,最多再七番生死,便可解脱。

②斯陀含:属于一来识,修到此果位者,欲贪和嗔患减弱,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③阿那含:属于不还识,修到此果位者,断了欲贪和嗔患,不再生于欲界,仅次于最后解脱的阶段。

④阿罗汉:属于阿罗汉识,修到此果位者,断了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不再生于任何世界,是最彻底解脱的人,不受后有。阿罗汉不再有未断除的烦恼,德行、定力、智能都圆满了,脱离轮回进入涅槃,永不回复以前的习性。阿罗汉再禅修五取蕴的利益之一,是现法乐住,也就是快乐地活在世间。

沉迷世俗表面的快乐而不禅修的话,死后只有在六道中永无止境的轮回。如果想要脱离可怕的轮回、获得解脱的话,最低限度,就必须致力于在今生证得须陀洹果、初人圣人之流,以免白白浪费了今生难能获得的人身,以及已经遇到的佛法。要成为预流圣者而不再投生四恶道,就必须禅修四念住的五取蕴,了悟身心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一来圣者(斯陀含)、不还圣者(阿那含)和阿罗汉也同样继续禅修念住五取蕴的。

身体的实相、身体感受的实相、心的实相、心法的实相,就是身心的实相。

透过身、受、心、法四个念住来观照、分析、检查身心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可以体证根本没有一个真正"我"的实体实存、恒存,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连串不断瞬间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而已,它无常、苦、无我。

愚痴凡夫因执着有我、执着常、执着乐、一切都为了"我"的欲望着想,而有贪爱、贪欲、嗔患、嗔恨、执取,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无边的烦恼痛苦。

以觉性和平等心观照当下诸法的生生灭灭,不但可以因此不再造新业,也可使旧业逐渐浮上表层并一﹣予以消除,从而消灭贪嗔痴的执取,使内心柔和清净,宁静安祥,远离苦恼。这是自己随时随地都可获证的涅槃,不需他求。

修习圆满四念住虽然不容易,却也不是不可能。禅修者应当依照《大念住经》修行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强大的觉性将自己从贪嗔执着、昏沉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断尽一切贪爱,使贪爱之水不再奔流而止息苦恼,脱离生死轮回。

佛陀在《大念住经》有关四念住的开示,是他亲身体证的经验,是一条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

在此礼敬无上智能的佛陀,也深深感佩佛陀慈悲的教示。

阿弥陀佛。

上一篇:维摩诘居士开示:在家修行路上最难舍的执着,竟是这看似善良的行为(转载)    下一篇:大迦叶问修行关键,佛陀直指七重要诀:最后一重藏着圆满菩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