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轻戒第二十四 不习学佛戒(转载)
时间:2025-03-21 浏览:12次
第二十四 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①,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②,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昙、杂论、一切书记③,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注释:
①正性:即"圣性",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俱舍家以离烦恼为"正性"。正法身:即佛的法身,指佛所说的正法、佛所得的无漏法及佛的自性真如。
②七宝:即佛宝、经宝、律宝、大乘法宝、正见宝、正性宝、正法身宝。
③俗典:即世俗人所著的典籍,如哲学、政治学、文学等等。阿昆(pi)昙:又称"阿毗达磨",通常指部派佛教三藏中的论藏,意思是指在探究之后所得到的理论体系。杂论:凡论有论无,小乘外道以及世俗经典杂糅所成之论,是名"杂论"。书记:即诗词歌赋、医药卜占、阴阳术数、神话传记之类。
译文:作为佛弟子,面对佛教经律大乘佛法,正见、正性、正法身等第一义谛,不能够勤学修习。舍弃佛宝、经宝、律宝、法宝、正见、正性、正法身这七宝,反而去学习邪见、小乘经论、外道俗典、阿毘昙、杂论、一切书记等,是为断佛性种子,是障碍修道的因缘,并非是在践行菩萨道。如果故意这样做,犯轻垢罪。
解读:佛陀虽然开许大乘佛子阅读研究世俗外道经典,若于自家佛教义理不明,实修实证全无,不下力苦学勤修,整日沉浸于世俗论著,是谓本末倒置。佛法为无上智慧,于其中略有领悟,观世俗聪明才智,犹如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