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轻戒第三十一 不行救赎戒(转载)
时间:2025-03-21 浏览:20次
第三十一 不行救赎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①,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注释:
①佛菩萨父母形像:佛为大慈父,菩萨为大悲母,生身父母与人生命,佛菩萨续人慧命,故说佛菩萨父母。形像,即佛之形像,广含菩萨、罗汉、明王、诸天等像。佛教中作为礼拜的佛像有雕像、画像两种,也有专称雕塑像为"佛像",画像则称"图像"。印度古代人认为雕画佛像是冒渎神圣的事情,所以仅止于以法轮、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其后,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像雕刻绘画开始盛行,诸大乘经论中也有了许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的记载。
译文:佛说:作为佛弟子,在佛陀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之中,如果见到外道、一切恶人、劫贼等,贩卖佛菩萨父母塑像、画像,以及贩卖佛教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乃至贩卖发心修习大乘菩萨道的菩萨。或将他们卖到官府中作为官的遣使,或是卖与世人作奴婢。而菩萨见到此等之事,应该生起慈悲心,以种种方便尽力救护,或处处教导感化一切众生,令其出资取物,赎买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一切经律。如果遇此等事不行救赎,犯轻垢罪。
解读:一份恭敬,则得一分福报。若遇佛菩萨像等被贩卖、遭破坏,佛弟子,必当尽力维护、救赎,以显真正皈依三宝之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