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慈诚罗珠堪布:说话太多,是修行的一个违缘(转载)

时间:2025-03-29    浏览:53次



《楞严经》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壹|不要说话太多

首先,话说得太多,

就没有修行的时间;

其次,话说得太多,

则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需要思维,

思维好以后,才能说出话来。  

这样会使心里的念头层出不穷,

心就不容易静下来。

很多人虽然有权有钱、应有尽有,

最后还是不幸福。

主要的原因,就是嫉妒。  

嫉妒的对境,是其他人的优点或优越之处,

比如有钱、有权、

有名声、修行好、更精进等等。

贰|产生嫉妒心与攀比心

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

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

一种是随喜,就像自己好一样地高兴,

这种心态的功德相当大。  

另外一种就是嫉妒、不高兴,

凭什么他比我好?他怎么能超过我?

随着不高兴的后面,

还会滋生其它的负面情绪,

嗔恨、抱怨、诅咒等等。  

为了减少嫉妒,

平时就要少看电视,少看广告。

因为电视广告中,

充斥着有钱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心与攀比心。  

同时因为受到刺激,还会增长贪欲心,

严重的,甚至会为此铤而走险,

欺骗、偷盗、抢劫,

想尽一切手段去挣钱,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叁|嫉妒的本质

如果想幸福,

就不要去看邻居的家,

以免产生嫉妒心,要学会安于现状。

有嫉妒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

因为嫉妒的本质,

就是不愉快、不开心。

嫉妒别人修行好,是对法的嫉妒。  

嫉妒别人比自己有钱,

开的车比自己的好,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宽,

穿的衣服比自己的贵,

戴的表比自己的高档等等,

则是对世间法的嫉妒。

这样活着,是多么辛苦啊!  

因为嫉妒,有些天性野蛮的人,

会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

嫉妒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而且还会阻碍我们的解脱。

肆|学会随喜

古今中外有很多事例,

都证明了嫉妒的危险性。

人的情绪是可以培养、训练的,

既然我们要追求幸福,

就要尽量去控制那些,

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情绪。  

消除嫉妒,学会随喜,

都是幸福的源泉。

另外,修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的前提,

就是要找到一个幸福、健康的人,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

那我们怎样去修喜无量心呢?  

对修行人来说,

通过长期修习随喜心、喜无量心的训练,

就能慢慢养成习惯,

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但不会嫉妒,

反而由衷地欢喜、随喜,

这就是修行人的风范。

 

 

上一篇:生我之时我是谁,我未生时谁是我(转载)    下一篇:人体内住着两个“自己”?佛陀勘破元神识神之谜,轮回出口竟在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