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莲花生大士开示:人逝去后第一道光明最关键,错过将直接决定去向
时间:2025-08-27 浏览:13次
在雪域高原弘法时,莲花生大士曾留下无数珍贵教法,被后人结集为《莲师心要》《大圆满前行》等经典。其中关于生死解脱的教法,尤为殊胜。
莲师曾在桑耶寺对弟子们开示:众生死亡后,将经历中阴境界,而第一道光明的出现最为关键。
若能认出此光明本性,即可解脱轮回,若错过此机缘,将直接影响神识去向,决定未来世投生六道之处。
这光明一现即逝,转瞬即失,如何才能在死亡时刻认出这第一道光明?为何这第一道光明如此重要?
莲花生大士盘坐在法座之上,身披红袈裟,头戴莲花冠,手持金刚杵,威严而又慈祥。
座下弟子三十余人,恭敬而坐,其中包括藏王赤松德赞、益西措嘉空行母和大译师贝若札那等核心弟子。
这日,莲师闭目入定多时后骤然睁眼,目光如电,环视众弟子。众人顿感法座气氛一变,莲师似有要事宣说。
"大恩上师,弟子见您神色有异,可是有重要开示?"益西措嘉双手合十,轻声问道。
莲师点头道:"今日我入定之时,见到许多离世众生在中阴境界中迷失,错过了最关键的第一道光明,从而继续沉沦六道轮回。
我心生悲悯,今为汝等宣说死亡之后,神识离体时所遇见的光明奥秘。"
此言一出,众弟子无不肃然,挺直身子,专心聆听。
莲师手指轻点地面,继续道:"众生死时,地水火风四大分离,当最后一息停止,神识离体那一刻,会有一道明光显现,此光即是自心本性,亦为佛性。
此光明只现片刻,如电闪般迅疾。
若能认出此光明本性,立即可得解脱。若错过,则进入中阴境界,开始下一段轮回旅程。"
赤松德赞国王疑惑地问:"大士,这第一道光明具体何样?凡人如何辨识?"
莲师微微一笑:"此光无形无相,不可以凡夫心识理解。但可以说,它比阳光明亮千万倍,却不刺眼;
它包含一切颜色,却又超越颜色;它包含一切声音,却又寂静无声;它无处不在,却又无法捕捉。"
贝若札那译师追问:"既然如此玄妙难辨,常人如何把握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
"善哉问题!"莲师赞叹道,"正因为这第一道光明稍纵即逝,我才如此强调它的重要性。
众生若要在死时认出此光明,必须在生前就修习相关法门,在日常禅修中体验类似的光明境界。"
这时,一位名叫南开宁波的年轻弟子举手问道:"师尊,我曾听闻有位老僧,临终时面露微笑,言说见到光明,随即安详离世。此是否就是认出了第一道光明?"
莲师目光柔和地看向这位年轻弟子:"很可能是。若有修为深厚者,临终能够认出第一道光明,便会显现安详喜悦之相,因为他已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解脱将至。"
"弟子曾见一位猎人不幸坠崖,临终前极度恐惧,双目圆睁,仿佛看到什么可怕之物。"
另一位弟子忧心忡忡地说道,"那是否意味着他错过了光明,陷入了恐怖的中阴境界?"
莲师叹了口气:"很遗憾,确实如此。未曾修行的凡夫,在第一道光明显现时,常因恐惧而躲避。
因不认识那是自己的本性,反而视之为外在的恐怖现象。一旦错过这第一道光明,神识便进入更为复杂的中阴境界。"
藏王赤松德赞深感忧虑:"那么,是否意味着大多数凡夫都会错过这第一道光明?"
莲师微微颔首:"不幸确实如此。因此,佛陀与各位祖师大德才会苦口婆心地劝勉众生精进修行,把握人身难得的机会。
若能在生前就积累认识本性的经验,死时才能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第一道光明。"
一位老年弟子颤抖着声音问道:"师尊,我年已七旬,恐时日无多。可有简易法门,助我认出临终时的第一道光明?"
莲师慈悲地看着这位老年弟子:"有,此法若能熟悉于心,即使未能在生前证悟,也能在死亡过程中认出各种光明与境界,获得解脱的机会。"
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当四大分离,神识离体的那一刻,第一道光明会瞬间显现。
莲师神色变得庄严:"此乃护法神示警,此咒语与第一道光明的具体描述不可轻易示人。
若无正确引导,反而会导致心生执着,更难认出光明本性。"
众弟子面面相觑,既失望又敬畏。
莲师继续道:"不过,我可告诉你们辨识第一道光明的关键。
此光明有五大特征,若能记住并在临终时保持正念,便有可能认出它。第一..."
莲师伸出右手,五指展开,声音如雷贯耳:"第一道光明有五大特征。
第一,此光无比明亮却不刺眼,如同百万个太阳同时照耀,却能直视不伤;
第二,此光包含五种基本色彩——蓝、白、黄、红、绿,象征五方佛的智慧;
第三,此光伴随着如千雷齐鸣般的声音,却又不震耳;
第四,此光无处不在,上下四方,无有边际;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此光并非外来,而是从自心中心直射而出,是自性的显现。"
贝若札那迫不及待地问:"师尊,这五种特征听起来如此神奇,常人如何能在临终一刻辨认出来?"
莲师微笑道:"正是因为难以辨认,才需要生前修行积累经验。
我现在传授你们最直接的修法:每日日出前,面向东方打坐,在太阳刚要升起的那一刻,保持警醒而放松的状态,不要直视太阳,而是感受那光明即将出现的时刻。
那一瞬间的感觉,与第一道光明出现时极为相似。"
"还有,每晚入睡前,当意识即将消失的那一刹那,保持一丝清明,观察意识如何融入黑暗。
那转瞬即逝的界限,也与死亡时第一道光明出现的状态相似。"
莲师接着解释道:"若能在日常修行中体验这些状态,死亡来临时便不会惊慌失措,而能在神识离体的刹那认出第一道光明,与之融为一体,直达涅槃。"
益西措嘉问道:"师尊,若不幸错过了第一道光明,后果真的如此严重吗?"
莲师神色凝重:"确实如此。错过第一道光明后,神识会被自身业力牵引,进入中阴境界的下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遭遇各种境象,有佛菩萨的庄严显现,也有恐怖景象的干扰。若生前有修行,仍可在后续阶段认出这些境象为自心投影而解脱。
若无修行,则会被恐惧驱使,逃避光明而被业力牵引往下沉沦。"
"具体来说,"莲师继续道:"错过第一道光明后,神识会依次遭遇七天一个周期的中阴过程。
第一个七天会遇到五方佛的和平本尊显现;若认不出,进入第二个七天,会遇到忿怒本尊显现;若仍认不出,接下来会进入更深层次的中阴,逐渐被业力牵引向六道轮回。"
"而一旦明确转向轮回,去向就由三种业力决定:首先是最强烈的情感和未了心愿;其次是生前最常造作的善恶业;
最后是累世以来的深重习气。这三种业力会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牵引力,将神识带往相应的六道之一。"
莲师最后总结道:"记住,第一道光明的出现,是每个众生获得即身成佛的最佳时机。它是如此稍纵即逝,又如此至关重要。
错过它,意味着继续在轮回中流转;认出它,意味着解脱所有痛苦。因此,从今日起,你们应当精进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心,为那关键一刻做好准备。"
"更重要的是,平日修行不可懈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齐修,为自己积累福德资粮。
临终时正是检验一生修行的关键时刻,若平日懈怠,临终必定手忙脚乱,错过光明;若平日精进,临终自然从容不迫,认出光明本性。"
听完莲师的全面开示,众弟子无不感动落泪,对生死大事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他们纷纷发愿精进修行,希望在临终一刻能够认出第一道光明,解脱轮回之苦。
莲花生大士见众弟子已然领悟,满意地点点头,随后闭目入定。
此时,殿内忽然光芒大作,众弟子惊讶地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无边光明之中,恍惚间体验到了那第一道光明的无边威力与慈悲。
这一刻,是莲师给予大家最直接的加持与教导。
光明渐渐消失,众弟子从这短暂的体验中回过神来,心中对修行的信心和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从此以后,他们将这宝贵的教法代代相传,成为藏传佛教中最为珍视的密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