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佛子行释讲解08
时间:2025-09-16 浏览:31次
佛子行释讲解 第8课
无著菩萨·造论
根桑秋札尊者·注释
索达吉堪布·译讲

2022年4月26日
昨天讲了仲敦巴的故事,对藏族生活习惯不熟悉的人,不一定能听明白,法师们可以再给他们讲讲。总的来说,仲敦巴在同一时间可以做四五件事,明白了吗?
意瓦地方的扬尊尊者也说:“要断除对今世的贪欲,平时修无常观对治法至关重要。上午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则半天时间已荒废在今生上了;下午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那么晚上已荒废在今生上了;如果就这样荒废在今生上,那么一切所为都不会成为正法。”
前辈大德上午也观无常、下午也观无常,一整天都在为了后世而修正法。有些人从不观无常,所作所为全部是非法,没有什么意义;有些人观了无常以后,想到“明天我在不在都不知道,今天要好好念佛、闻思、念咒、磕头”,自然而然有一种鞭策的力量。观无常真的很重要。
金厄瓦格西说:“如果早晨没有修一座无常观,那么当天就流逝在现世上了。”
很多前辈大德早上起床时,都会观无常。
关于早晚的打坐方式,《前行备忘录》中讲皈依时,专门有一个实修法,我曾让大家修过。其中,入座的前行包括身体的要点、语言的要点、心的要点和祈祷,正行则是观修无常等,最后还讲了后行。这对任何修法都很重要。
大家应该都有《前行备忘录》,以后可以像这次学《佛子行》一样,看一看其中的重要部分,这对自己有种提醒作用。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重视修行,不然在这里待了很多年,最后回去的时候,相续反而比以前更粗暴、更坚硬,那除了种下一些闻法的善根以外,没有多大的意义。
喀绕巴格西也劝勉道:“无有不死留存地,必定死亡速疾死,一切于死皆无益,相续该依无空闲。”
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不死的地方。人必定要死,而且死亡很迅速,在死的时候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应当毫不散乱地修行。
札嘉巴尊者也如是说:“在为了今生这一动机的驱使下,虽然辛勤忙碌一切,但在死亡那一天,还是必须赤手空拳、赤身裸体而离去。
如果天天忙于今生,当死亡降临时,可能连一千万遍心咒都没念完。
很多人都说:我今生虽然没有好好闻思,但念了多少心咒、多少弥陀圣号。像我的话,发愿的阿弥陀佛心咒,至今还没念完,真的很惭愧。
因此,要将死亡放在枕边,不掺杂今生妄念而修行正法。”
要把死亡像放置东西一样放在枕边,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要一直观想死亡无常。
嘎嘛巴尊者对此指出:“现今需要畏死亡,临终之时当无畏,我等相反今无畏,临终指甲抓胸口。”
我们现在需要害怕死亡,如果好好修行,死的时候就不怕了,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有些人与之相反,现在不怕,死的时候特别害怕。原来扶贫医院的负责人是一位喇嘛,他说:“我不敢去医院检查,害怕他们诊断我为癌症晚期。”等到癌症晚期时,有些人才开始手指抓胸,求医生让自己不要死。而真正的修行人,天天观修死亡无常,当死亡真正降临到头上时,他会坦然面对、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怕。
因此,我们每天都应修一修无常,不要总想着单独找个时间修——你早上起来可以修,晚上睡觉之前也可以修,要养成观无常的习惯,这样修行就会慢慢变好。
尼俄则瓦尊者也如此说道:“随念死亡而心中生起无常观是第一,放下今世是第二,修行正法是第三,这三者会同时生起。相反,心想不死、拼命执著现世、造恶业这三者也会同时生起。”明确宣说了观修死亡的功德、未修死亡的过患。
观修无常、放下今生、修行正法,这三者必定在同一时间产生。只要观无常,就能放下今世,也会修行正法。
最初看到这一段时,我特别欢喜。1986年,我刚来学院时,住在草坯房子里。那时,我找到一本根桑秋札尊者的《佛子行释》,那本书磨损得很严重,字都看不清了。当我看到这里时,就想: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可能什么恶业都会造。
又云:“忆念无常,可以作为最初趋入正法之因,作为中间精进之伴,作为最终获得光明法身之助缘,因此极为重要。”
《前行》中也引用了这一句教言。
众多大德所说的诸如此类的教言不乏其数。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说:“如果生起无伪的无常观,则不会作意任何非法,但能生起这种体验的法屈指可数。”又云:“定死死期无定准,死时定利乃正法……”尊者宣说了许多言教,并且也主要实修此法。
所谓“无伪”,指不是假装的、造作的。当我们生起无伪的无常观时,就不会做任何非法之事。但是,真正有无常观的人还是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