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智行和合

巴扎的彩虹(49)

时间:2021-01-22    浏览:1903次

02

 

古浪仓活佛的圆寂,如佛陀示现人生无常,让嘛呢活佛感受到修行的紧迫,而且他也十分珍惜每一次去汉地传法的机会,只要机缘成熟,他就会适时教化众生,而且嘛呢活佛并不是以教条来说教,他的教法都是在一个又一个教案或者现实事例中显现出来,使得汉地居士们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常常在他的说法中爆发欢喜的笑声,那笑声也是一种获得的喜悦之情。

在一次回答问题时,有位居士请嘛呢活佛开示关于受戒。居士说自己常常祈祷发愿加持,能够放下感情。嘛呢活佛告诫她说:“你不能随便发愿,如果做不到,就是在佛前打妄语。即便是出了家还有还俗的,何况世间凡夫!只要是在修行的路上,无常随时而至啊!”

嘛呢活佛因此不由得想起了他和弟子的事情,不免很感慨,他向大家讲了他亲历的身边的故事:

嘛呢活佛有一位弟子,四十多岁的时候还俗了。这件事令嘛呢活佛很是惋惜。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弟子执意提出还俗,嘛呢活佛也没有办法阻挡,只好由他去了。

这一天,该弟子毕恭毕敬地敲开了师父的房门,他低眉顺眼地仿佛做了错事的孩子,不敢正眼看师父,站在师父身边,即使师父让他坐下说话,他还是不敢坐,显得十分局促。

嘛呢活佛意识到弟子一定有很难以启齿的事情要说,就鼓励他:“你说吧,有什么事还不敢说呢?”

“师父,我,”弟子吞吞吐吐地,依旧不敢直言。

嘛呢活佛忽然有些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但是他还是不太确定,就鼓励他:“说吧,我听听,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弟子受到鼓励,就低头,语速匆匆地说:“师父,我爱上了一个女人……”

嘛呢活佛听了之后,果不其然正是他所担心的,因为他通过观察,寺院的喇嘛们素日除了修行,有些时候也会和当地的人接触,路过附近十里八村,或者应邀去老乡家做法事,难免要有所接触,这样的事也是有过的。不过,他听了弟子的坦白,依旧内心一沉,感到有一种打击直指内心。

“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嘛呢活佛问。

“就是山下那个女人,我们产生了感情,已经陷入很深了。”

嘛呢活佛不禁沉默好久,没有说话,他抬眼望着远方的神山,似乎在思考什么,空气十分沉闷,安静得似乎都能听得到呼吸的声音。弟子不禁抬头望了望,又连忙低下了头。

嘛呢活佛知道弟子所说的那个女人,是孤身一人带着一双儿女过日子的汉族妇女,而弟子是一个善良的人,平时也对她有些帮助,可能这一来二去产生了感情,但是,多深厚的感情能令一直追随自己修行27年的弟子执意要弃佛而去呢?他不禁在内心长叹,很是遗憾。

“怎么,你可要想好了?这佛门一进一出,可是关系到你这一辈子甚至多少世的大事。你修行这么多年将功亏一篑,到时候你将后悔晚矣!”

“师父,我看来是要辜负师父的厚爱与期望了,我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说着,不免哽咽在喉。

“哎,你去吧,既然如此,师父也无法阻拦你……”嘛呢活佛没再说什么,眼睛有些酸涩,内心如五味瓶被打碎一般,无以言表。他想这也是弟子的个人的业力所感啊!每个人的因果不同,命运不是外在的力量能够改变的。

弟子终于搬出了寺院。离开的这一天,当他回首望着迎风而动的五彩经幡,望着蓝天下阳光照耀着的菩提塔,他内心说不出什么滋味,按世俗的思维,“有情人终成眷属”,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应该是有所期待而高兴的事,但是他内心却不似自己想象的那样欢喜。

对于一位修行27年的佛弟子,自然了解佛法对破戒的说法。按说还俗的行为是不如法的,佛讲慈悲为怀,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还俗的出家人是可以再回到寺院的,但是,就如一个打破的瓷罐,虽然经过修复可以重新成为完整的瓷罐,但是这样的瓷罐装满水会一点一点漏掉,却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瓷罐了。

弟子还俗后,就和那位汉女子结婚了。随着日子的推移,生活的琐事越来越多,世俗的日子十分琐碎的,每天不得不为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操心出力,加上老婆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他也不可能在家继续学习佛法。善良的他生活中依旧是慈悲的,无论谁求到他,他都无私地应承帮助。还是在当喇嘛时候,他买了一辆车,村子里谁有事求到他,他都有求必应,免费出车;如果谁和他借钱,即便口袋里没有钱,他会以自己的名义借钱去帮助别人,然后自己再去还钱。这样的事发生多了,自然夫妻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夫妻俩第一次吵架就是因为这样的事。

这让他感到与做喇嘛时候相比较,自己一点都不自由。夫妻俩就难免发生争吵,即使吵架,这日子还要继续,儿子娶媳妇和女儿上大学都需要钱,这赚钱的重任自然就落在做丈夫的肩上,为此他感到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有人开玩笑说:“你这不是占了大便宜,白捡了一双儿女啊!”但是,对于他而言,这样的话比利剑穿心还不知要疼痛多少倍。

他不免回忆起当喇嘛时候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那种清净无比宁静的心境,那种单纯的徜徉在佛法中的内心真实的欢喜,似乎都成为前世的记忆,成为他时常脑海断断续续的回忆片段……有时候,他不免暗自落泪。如果有谁见到他提及此事,哪怕刚一提起话头,他的眼泪就会扑簌簌地止不住,如瀑布一般倾洒下来。

一次.嘛呢活佛的一位在家弟子来山上闭关,和那位还俗弟子见了面,他听了他还俗的事不禁扼腕感叹道:“哎,你真的是可惜了!”不想,就这一句话头令那位还俗弟子顿时就泪如雨下,那位不明就里的在家弟子面对此情此景很是手足无措。过后,嘛呢活佛告诫那位在家弟子说:“以后不要再当着他面提这茬儿了,那样搞不好他会自杀的!”

20148月份,嘛呢活佛在对面的神山顶上修佛塔,还俗弟子欣然承接了这项任务,嘛呢活佛对这位昔日里自己曾经非常器重的弟子语重心长地说:“你好好修佛塔,也是积累功德啊!”

仅仅这一句话刚出口,那位还俗弟子又流下了眼泪。

嘛呢活佛内心十分复杂,接着说:“你别难过了,这件事也是你自己的缘分,既然来了就学会坚强面对承受和承担,自己的选择也不要再后悔。如果将来还有机会的话,甘冲寺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这样一说,那弟子哭得更加厉害了。

还俗弟子怀着一颗忏悔的心修建这座佛塔,当洁白的佛塔高高矗立在山巅蓝天之下,他的心情异常欢喜,在开光仪式上,他埋头深深地顶礼,在内心深深地忏悔……

在互联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故事:

 

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的风流浪子,20年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遮住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感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父,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的走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顿时惊呆了:一夜之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是焦灼的召唤。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了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其他,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佛以慈悲为怀,宽容、原谅正是这样的胸怀,才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嘛呢活佛用实际行动用他的智慧践行着佛陀的思想。

寺院的二三十位喇嘛,各有各的情况,其中一位喇嘛,从小就出家来到寺院。后来有一天忽然出走了,嘛呢活佛也不知道他的下落,过了五年,有一天嘛呢活佛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才知道那位喇嘛在外云游时曾经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产生了感情,在外地还俗了。因为他难于启齿,所以不告而别。他是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在外地待了十几年,盖了房子,养了几头牛,还生养了个儿子,日子过得也还算红火。后来,因为他患病不想连累家人,就提出离婚,但他觉得自己没有颜面再见师父。

他的父亲劝他说:“你就到其他寺院出家吧。”

“不!我要出家也要回到甘冲寺,其他寺院我不会去的。”他倔强地说。

这个时候的他家也不回,身穿袈裟到处流浪,他借此朝拜了佛教四大名山,也在汉地结下了一些顺缘,有些居士给他一些供养,也就仅仅够他的路费和吃喝,人也混得和乞丐差不多脏兮兮的形象。

在外一个人漂泊时间长了,随着遍访佛教圣地,他对自己的生活做了深刻的反省,这样一段婚姻生活给了他很大的启示,或许患病只是一个机缘,让他能够有机会放下,然后再重新上路……他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反而有了一丝轻松。

见儿子在外面流浪,喇嘛的父亲也没办法,只好跑到甘冲寺来祈求嘛呢活佛。

“嘛呢活佛,请您慈悲为怀,看在多年我对寺院的帮助情面上,再给我的儿子一个机会吧,再说寺院也需要人。”

喇嘛的父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平时也没少帮助寺院忙,做了些贡献。

按照习俗,喇嘛还俗后再想出家也不是不允许,但是原来的寺院是不可能收留的。不过,嘛呢活佛并没有如此教条地来思考这件事,同时,也不仅仅是碍于这位父亲的面子做一个重新考虑。

当天晚上,嘛呢活佛召集寺院喇嘛商议此事,很多人提出异议,认为喇嘛的行为非常叛逆,他违背了上师,按照佛法戒律,寺院不能再容下这样的人。

不过,佛的传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佛有一个弟子,名字叫掘魔罗的,他曾经杀死过很多人。在听闻佛陀的开示后,放下屠刀,重新做人,剃度出家了,大家都反对,说这人杀业深重辱没佛法,其他门派对此也说三道四,说这样低俗的人竟然也会成为佛弟子。不过,掘魔罗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

嘛呢活佛想起这些,不禁感叹佛陀的慈悲和众生的佛性。佛的慈悲对于这些罪业深重和可怜的人才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一个人什么问题都没有,对他发慈悲,那意义就远远不如去原谅和悲悯这样需要给予帮助的有问题的众生,只有这样佛的广大慈悲才能够真正得到践行。

而眼前寺院的几乎多数反对喇嘛重新回到寺院,嘛呢活佛耐心地和大家说:“佛说的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便对于一个杀人犯,佛陀还能够以大慈大悲的心对待,何况众生在五浊恶世中难免要犯错误,但最珍贵的哪怕是一点点向善的心,也是值得原谅的。真正的慈悲心就如天空,可以包容整个宇宙。”

所以,经过思量,做通了寺院喇嘛们的工作,嘛呢活佛破天荒答应了喇嘛的父亲的请求,这样喇嘛穿着一身破烂的袈裟,显得尤为可怜地又出现在师父面前了,这一次,他掉下了感恩的、忏悔的泪,内心里发愿一定要好好修行,做师父的左膀右臂,弘法利生,不再退转。

 

上一篇:巴扎的彩虹(48)    下一篇:巴扎的彩虹(50)